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

ID:21432092

大小:3.0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18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_第1页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_第2页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_第3页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_第4页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叙述的角度 人称 腔调 速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话题:小说的叙述关于小说1.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2.概念: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3.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4.分类:(1)按篇幅:长、中、短、微。(2)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浪漫主义。(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5)按题材:言情、武侠、科幻、魔幻、侦探、历史、纪实等。(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描写手法:按内容: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环境(景物)。按技巧:工笔、白描、侧面、正面。环境:自然与人文(社

2、会)。情节模式:完整模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一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流程生活题材作者提炼加工小说读者品味鉴赏一.叙述的角度1.谁来说;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二.叙述的人称1.“我”与“他”; 2.“你”。三.叙述的腔调1.腔调的背后; 2“讲述”与“显示”。四.叙述的速度1.谁来说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事角度。它也可称为视角,是一个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一.叙述的角度今天我没有上课。也就是说我去学校了,但只是请班主任允许我回家。我把我爸爸的信也交给

3、了他,信中称“家里有事”,请老师准我的假。他问,家里到底有什么事?我告诉他说,他们招我爸爸去服劳役了,于是他不再追问下去了。(《无命运的人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许衍艺译)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王道乾译)同样是用第一人称,讲述人的身份和年纪却不一样。《无命运的人生》的叙述

4、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做出解释和判断。孩子的视角也就导致了观察点的不同。这个视角也决定了这样的叙事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阵痛。《情人》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过来人”回忆往事的面目出现。这个人饱经沧桑,站在俯瞰人生的高度,其视角是俯视的,审视少女时代的稚嫩经历时,就有了更自信的把握和权衡。选取这样的视角,决定了这篇小说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叙事,读者和叙述人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只是在一起回顾已经发生和已经经历过了的事情。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全知视角”和“

5、限知视角”叙述角度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凡人目光——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①作者便于掌控人物、

6、情节;②作者便于评判人物,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叙事角度(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一样多(2)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①“我”与“他”二.叙述的人称②“你”第二人称很特殊,严格说来,它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作者一般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来选择人称的。叙述人称第一人

7、称——“我”——有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叙述人称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好处:叙述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