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ID:21442160

大小:2.10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22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1页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2页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3页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4页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交通网络实现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快速启动烟台——韩国铁路轮渡建设,成为国际铁路海路交通枢纽;建立兼容的物流信息系统。二、技术框架绪论、文献综述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机理分析(宏观微观)胶东半岛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Logistic模型边际、弹性分析复杂网络聚集系数分析促进胶东半岛经济增长的物流发展对策图1-1技术框架三、研究方法1.Logistic模型。采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从胶东半岛传统物流、交通业增加值和交通投资三方面分析了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论证胶东半岛传统物流、交通业增加值和

2、交通投资是否达到最优值和稳定阶段,进而为提出对策提供实证依据。2.复杂网络理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胶东半岛交通网络的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和聚集系数,将其与山东省的复杂交通网络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胶东半岛的网络鲁棒性,进而为提出国际物流枢纽提供依据。第四节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了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3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运用Logistic模型的边际和弹性分析,得到传统物流、交通业增加值和交通投资均未达到最优值,

3、系统分析了胶东半岛物流产业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促进胶东半岛经济发展的物流对策。3.运用复杂网络对交通网的度分布、平均路径长、聚集系数的分析,得出胶东半岛比山东省交通网络的鲁棒性要低,从而为胶东半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东北亚物流枢纽提供依据。第五节文献综述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拍尔(R.Pearl)和利德(J.reed)(1920)[1]利用Logistic函数模型(也被称为生长曲线函数模型),首先在生物繁殖研究中发现,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生长过程和产业成长过程的描述1。勒施(A.Losch,1954)“[2]在

4、区位分析中,开始注重强调空间集中经济和运输成本,把集聚效应和运输因素都看作决定区位选择的主要经济约束力量”2。赵习频(2003)[3]《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得出“从物流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出发,重点阐述了发展区域物流体系的经济与区域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最后实证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武汉冶金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企业运作为主体,整合存量资源,引入经济增量,分阶段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完善的冶金产品物流中心”3。杨浩(2004)[4]《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

5、需求的预测研究》,得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视为完整系统并对物流需求进行预测研究。在预测方法上,采用与区域物流需求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指标来进行预测,以期望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研究区域物流需求的内在驱动因素和本质”4。谭清美、葛云(2004)[5]《区域物流投资弹性研究》一文中,得到“介绍区域物流的定义及区域物流能力在区域经济活动诸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将货物周转量作为区域物流能力的综合体现,对投资与物力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江苏省物流能力指标进行1L

6、eiDing.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GeorgeMason University,2005.2汪传旭.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衡量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4,(1):1. 3王钟羡,吴春笃,史雪荣.非等间距序列的灰色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10):20-22. 4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177-184. 4烟台

7、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分析,表明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江苏省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5。李燕(2004)[6]《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浙江省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采用对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的计量经济方法一一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6。田源、徐寿波、宋伯慧、黄少松(2008)[7]《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得出“基于MF理论,提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两种关系:一是物流投入量和经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物流经济效率(或叫物流经济效果系数)和物

8、流投入系数(或叫物流消费系数)是其重要衡量指标;二是物流投入量增长速度和经济产出量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物流投入弹性系数是其重要衡量指标。同时提出了上述三个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物流经济效率、物流投入系数和物流投入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规律”7。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在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