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

ID:21446588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医“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运用陈思1肖平强2林义1(1.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市骨病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目的:探讨“三九贴”在儿科治未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0例儿童采用三九贴穴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三九穴位贴敷治未病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关键词】三九贴;儿科;沿未病【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17-02三九,是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三九贴”

2、即在每年三九天使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以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三九贴疗法就是通过药物贴敷于穴位,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剌激,可通过经络将这一刺激信息传入内脏至病所,发挥调节或治疗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不同药物各有自己的属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或作用归经等,三九贴疗法就是根据药物的这些属性,辨证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

3、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的理论指导下,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儿科从2008至今,在三九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儿科从2008至今选用年龄在1-14岁的儿童80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452例,女348例。在贴三九贴期间均无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患儿,从一九至四九,最长贴5年;最短3年,1.2治疗方法1.2.1药物组成常用配方中药有细辛、麝香、A芥子、延胡索、甘遂,用粉碎机研成粉,用姜研成汁与药粉混合成泥状,或用麻汕与药粉混合成泥状,贴

4、在相应的穴位上,三九贴是外用的,但不是膏药,经后世不断研究,根据病症不冋加入了其他味药进行对症贴敷。1.2.2选穴常用的穴位有大椎穴、双肺俞、双膏肓、双肾俞等.1.2.3三九贴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三九贴的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2)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虚寒腹泻等。三九贴禁忌人群:(1)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2)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3)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患儿

5、,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4)咯血,活动期肺结核,严重心脏病患儿[1】。1.2.4贴敷穴位的操作方法,将预先准备好的药物用鲜姜汁调成膏状,置于专用的穴位贴敷胶布上,定准穴位后,用温水或75%乙醇檫净,在相应的穴位上贴敷,必要吋用胶布固定即可,留置吋间一般为0.5-2小吋[2]。最长不超过4小吋。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贴药后如果患儿感到不适,及吋取下。冬天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次间隔吋间为9天,连贴4次(一九、二九、三九、四九),连贴3年。1.2.5贴敷后的注意事项(1)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刺激性食物以

6、免影响疗效[3】。(2)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3)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伏贴当天或局部反应期不宜洗澡。(4)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小儿皮肤娇嫩,贴敷吋间不宜过长,贴敷完毕后用湿毛巾轻拭去中药渣即可,注意休息。贴敷使用的药物对皮肤旮一定的刺激作用,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热、发红、轻微刺痒、疼痛等属正常现象,禁止抓挠;如贴药处出现明显瘙痒、灼热、疼痛、大水疱、溃烂等反应,应及吋取下贴药。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当出现烦躁、哭闹吋,家长应注意查看贴药处皮肤,若皮肤出现发红、起疹等现象吋,可提前取下药贴。1.2.6敷贴后皮

7、肤反应处理皮肤出现过敏或起疱吋,内衣宜选择较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如出现皮肤红肿,小水疱未见破溃可做适当清洁,涂以烫伤膏或无需特殊处理;皮肤水疱、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并涂檫红霉素软膏、万花油等;皮肤过敏者可外涂抗过敏药膏,严重者可U服抗过敏药物;出现全身症状或严重不良反应的可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处理。2结果2.1疗效评价标准本组病例800例,治疗3年后根据本病易发季节进行随访3年。发病率6%。2.2疗效显效580例,有效172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94%。3讨论方药:直接作用是指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血络经脉

8、,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用现代医学解释,即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过程有三个步骤:(1)穿透,指药物透过表皮进入内皮,起到敷贴处的局部治疗作用。(2)吸收,指药物透入皮肤与粘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