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与制剂

纳米药物与制剂

ID:21446621

大小:2.0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18

纳米药物与制剂_第1页
纳米药物与制剂_第2页
纳米药物与制剂_第3页
纳米药物与制剂_第4页
纳米药物与制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药物与制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米药物与制剂熊非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Email:xiongfei@seu.edu.cn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基础前言1纳米(nm)=10-9米(m)1纳米(nm)=10埃(Angstrom)PharmaceuticsCompanyLogo前言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本质: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操纵原子、分子,使其按一定的方式排布,从而制造具有特定功能新物质的技术被国际上公认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科研领域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

2、未来经济的三大支柱CompanyLogo前言BTITNTComputer(H/W,S/W)SemiconductorMEMS,TelecommunicationInternet,Audio/VisualdisplayGenomicsProteomicsMolecularBiologyCellTechnologyTissueEngineeringNano-materialNano-structureNano-processingNano-machineBioinformaticsTelemedicineBiose

3、nsorBiochipsBioMEMSBioelectronicsBiocomputerNano-computerNano-motorNano-sensorNano-Biosensor,Nano-Biology,Nano-MedicinePOCTotalAnalysisTechnologyCompanyLogo前言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临床诊断用纳米材料纳米药物载体保健品日用化学纳米材料CompanyLogo前言纳米药物定义:实际上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组装体系,是按照人类意志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系统。基本内涵

4、:以纳米颗粒以及他们组成的纳米丝、管和囊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现代药学研究就是希望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具有更多优点,如好的稳定性、对胃肠刺激性小、毒副作用小、药物利用度高、可靶向给药、有缓释作用等—而纳米药物恰恰具有这些优点因此,将纳米技术用于药物的研究开发将是现代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CompanyLogo前言优势:减小粒径、控制粒径分布等可提高药物溶解性,使药物易于吸收提高疗效生物利用度高靶向缓释长循环易于透皮吸收易于穿过血脑屏障CompanyLogo前言一般地,当颗粒

5、小于某一尺度时,较小颗粒的溶解度大于较大颗粒的溶解度,因此,控制药物颗粒大小就可以控制颗粒的溶解速率许多非水溶性的药物常做成颗粒状可控释放的口服药粒,其颗粒大小是控制药物药理功效的关键由于活性成分的水溶性有限,口服后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内,当颗粒较大时,其活性成分的溶解和被人体吸收量很有限,部分或大部分活性成分通过人体代谢而排出,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药物功效不能充分发挥而延误治疗,另一方面造成了浪费CompanyLogoCompanyLogo前言研究表明,采用逆向蒸发-超声法,并通过改变油相容积与油/水比例,制

6、备出了平均粒径为83nm、多分散系数0.445的胰岛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达78.5%大鼠经灌胃给药后未能显示降血糖作用,但小肠给药后0.25h血糖下降37.6%;0.5h血糖下降了89.3%,降血糖水平维持50%左右2h同法给予对照的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和空白纳米脂质体组均无降血糖作用可见纳米胰岛素脂质体可以保护胰岛素在小肠中的活性并促进胰岛素的吸收CompanyLogo前言此外,另一大类药物是气溶胶喷雾类药剂,如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其颗粒大小是决定功效的关键因素,目前颗粒只达到微米级水平据统计,1995年1.4

7、6千万美国人患有哮喘病,英国有300万人患有哮喘病,新西兰25%的人口患有哮喘病,单在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开支上,美国每年花费60亿美元(1998年)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CompanyLogo前言合理设计载体的化学结构,必须考虑药物的特性和载体所具有的动力学性质新的化学物质常用来制备有前景的药物载体例如,M.Saffran等人提出一种经结肠给药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肽类药物用偶氮芳香环基团交联的聚合物进行输送用这些聚合物包覆的肽类药物受到保护,而免受胃肠道中酶的降解由于偶氮键仅被结肠里的微生物酶切断,因而药物随后在大

8、肠中释放CompanyLogo前言药物纳米化目前已出现了很好的产业前景国际上已有许多有关药物颗粒纳米化技术的专利报道例如,美国专利US5500224(1996年),采用油/水乳液分散法制备技术,平均粒径为220-500nm;美国专利US5916586(1999年),采用聚合物共混加工技术来制备蛋白质稳定化的药物活性组分纳米颗粒,其颗粒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下;美国专利US48266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