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的废除论文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

ID:21471011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_第1页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_第2页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_第3页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_第4页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死刑的废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死刑的废除作者:学校: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年级:2013年秋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10月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目录论文摘要1一、死刑的产生与发展2(一)死刑的产生2(二)死刑的发展2二、国内外的死刑政策2三、死刑存废的利与弊3(一)废除死刑的主要理由31.死刑冤假错案引发的思考32.从人道主义方面看死刑废止的可行性3(二)死刑的存在价值4四、保留死刑、兴利除弊4(一)减少死刑的数量4(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4(三)创造条件,废除死刑51.社会形势稳定52.社会管理严密5小结5参考文献6专业技术

2、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论文摘要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在各类处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它必然将像法庭、监狱、警察等国家机器一样,拥有长期的存在合理性。在中国,死刑分为死刑并缓期2年执行与死刑并立即执行两种死刑判决。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死刑这种自人类野蛮时期开始的残酷刑罚方法,愈来愈受到众人的质疑。本文从死刑的产生与发展、国内外的死刑政策、联系中国现状分析死刑废除的利与弊,从而提出完善改进的建议。关键词:死刑、废除、阻碍、建议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论死刑的废除由于死刑的严厉

3、性和巨大的威慑作用,使得历史上各国统治者无不重视死刑的使用,把死刑作为对付危害其统治最严重的犯罪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一个历来以“严刑酷法”威震于世的泱泱大国,至今尚未废除死刑。限制或者废除死刑已成为国际刑法发展的趋势,但在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废除死刑的社会物质条件尚不具备,还不能废除死刑。但是,我国对于死刑的适用,历来采取少杀、慎杀政策,通过刑法典总则规定与刑法典分则规定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死刑数量,限制死刑适用。一、死刑的产生与发展(一)死刑的产生死刑是古来就有的刑罚之一,它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对原始社会的一些现象的继承或转化,诸如杀死战俘,便成为死刑的直接渊源。中国古代的刑罚

4、产生于战争的需要,战争是中国古代死刑产生的直接原因。死刑在平时的适用,只不过是对产生于战争之需的死刑的认可和沿袭。从历史上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世界各地参差不齐,时间跨度极大。一般来讲,东方地区进入阶级社会普遍早于西方地区。凭借史料,结合考古的发现,确定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死刑及整个刑罚起源的时间。在尧舜时代,即存在以五刑为主的比较完备的刑罚体系,而五刑之中包括作为死刑的大辟或杀。因此,中国的死刑产生于尧舜时代。(二)死刑的发展死刑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当一个国家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缓和的时候,法律中规定的死刑相对就少,实际执行的死刑的数量也少,执

5、行死刑的方法也会比较人道。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法律中规定的死刑就会相对较多,执行死刑的方式也会很残忍,甚至出现法外施刑的情况。死刑正是在无数次的起伏震荡中向前发展的,虽然有时会剧烈地反复,但是发展的总趋势是很明显的: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死刑的数量不断减少,实际执行的数量大幅下降,执行死刑的方式也更加文明、人道。二、国内外的死刑政策目前世界各国对待死刑的政策不尽相同。死刑政策的多样性直接表现于各国死刑状况并不是单纯地废除死刑或保留死刑。事实上,各国立法对死刑的规定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绝对废除死刑,又称完全废除死刑,这种情况是指在宪法或法律中明确规定废除刑事法律

6、中的死刑,或者在所有刑事法律中均无死刑规定。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世界上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废除死刑的国家已经有近40个。第二,相对废除死刑,又称部分废除死刑。这种情况是指法律规定只对普通刑事犯罪废除死刑,对叛国或者政治犯罪、军事犯罪则保留死刑;或者宣告和平时期废除死刑,战时对某些犯罪恢复死刑。目前相对废除死刑的国家共有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18个。第三,实质上废除死刑,又称实际上废除死刑或事实上废除死刑。这种情况是指法律条文中虽规定有死刑,但是在过去若干年内从未执行死刑或者从未判处过死刑。在这种情况下,死刑条款形同虚设,从实质意义上讲与废除死刑并无二致。目前,世界上实质废除死

7、刑的国家已有30个。第四,保留死刑,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这种情况是指法律上仍然规定有死刑条款,亦适用死刑条款判处死刑和执行死刑,不特别指明死刑适用的时效限制,但却规定对死刑适用的严格限制条件,比如死刑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执行方式等等。目前保留死刑的国家绝大多数有这种严格限制性规定,并且呈明显的“限制渐强”的趋势。我国死刑的现状。我国《刑法》修订后,对死刑的适用条件作了一些限制。刑法典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