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ID:21474470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一、为什么对低段小学生提出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规定识字而言的。我们知道,由于班级授课制与生俱来的缺陷,小学生入学后识多少字,识哪些字,历来是由教材规定的。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在这一点上学生始终没有自主权,而且低段识字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始终是“零识字”,因此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入学后一律都得从“一二三四、大小多少、上下来去”开始。这种硬性规定的识字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入学儿童识字量的增加,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入学儿童的学习需求了。  所谓的“自主识字”,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

2、异,留出比较充分的识字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基础和学习能力,自主地选择所要认识的生字。学生识字的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识字数量。同一单位时间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决定识字数量,能力强的可以多识,能力差的可以少识。二是生字选择。我们知道即使识字量相同的学生,所认识的具体的汉字也不可能是全部相同的。因此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文本中的生字对学生个体而言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学习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化地选择自己需要认识的生字。三是识字渠道。由于学生处于汉语文字环境,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汉字的资源,因此不能把学生的识字行

3、为局限在语文课堂中,而是应该扩大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甚至扩大到校外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多渠道自主识字的意识。  二、低段小学生自主识字实验的意义  入学儿童用什么方法识字最有效,一直是语文教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展的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多项实验,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为提高汉语文教学的效率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年限和力度不断加大,入学儿童识字量增加,使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陷入了非

4、常尴尬的境地。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识字教学不能从零起点开始,因为这不仅浪费儿童的智力资源,更加严重的是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另一部分(大约15%左右)学生而言,识字教学又不得不从零起点开始,因为他们的识字量不到20个,不从零起点开始,就意味着他们将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教育必须满足这部分儿童应该享受的教育权利,否则对他们不公平。从长远看,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和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儿童入学前受教育的程度始终会有差异,因此入学时识字量的差异也将长期存在。  如何解决入学儿童识字差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一种能够

5、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儿童识字需要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使识字较少甚至基本不识字的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不至于因为差异过大而丧失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又能够满足识字较多的儿童进一步提高识字量的强烈需求。“自主识字”的实验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为了确保一部分入学前识字量比较少或者识字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的基本识字量,实验过程中我们依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参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数量,确定了识字的保底量,以保证那部分学生的识字量也能够满足语文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主识字改变了刚性的整齐划一的识字目标和指令性的“齐头并

6、进”的识字方法,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自主、开放、多渠道地识字,更能够体现对儿童的人文关怀,也更加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自主识字实验和我国以往开展的识字教学实验相比,有比较鲜明的特点。这项实验对我国小学识字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较成功地解决了入学儿童的识字差异问题  实验正视学生识字能力上客观存在的差异,创造性地设计了“弹性识字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识字。有效解决了低段识字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识字能力强的学生被迫长

7、期“陪读”的不正常现象。体现了识字目标的人性化和开放性。  2.减轻了师生识字的负担  由于按照记忆规律识字,实验中用于识字教学的时间减少,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识字变得轻松了。而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特别是到了二年级以上,学生随着阅读中熟识的字不断增多,识字变得越来越轻松。据估计,整个低段识字占用教学时间可以从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三压缩到三分之一,这样就为学生的习惯培养和说话训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培养了自主识字的意识  在“自主识字”实验中,不是教师教学生识多少字,而是学生根据能力自己识字,识字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

8、学习积极性充分地释放出来。教师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地表扬识字多的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课内主动识字,还把这种习惯延伸至课外,学习潜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教师们普遍感受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实在比教学生识多少字更可贵。  三、“双重点”教学模式采取的自主识字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