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ID:2147892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_第1页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_第2页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_第3页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_第4页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风险越来越高,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文分析了浙江省永嘉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饮用水源城市饮用水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V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77-02  饮用水是水资源利用功能中的最高层,在水资源价值坐标系中,它也位居最高层位,是水资源利用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饮水人群的健康、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浙江省永嘉县现有楠溪江引、供水工程两个

2、城市饮用水源地,全部位于楠溪江中上游,目前年供水量约13亿m3,受益人口达150万,供应永嘉县及乐清市的生活及生产用水,远期将供水范围扩大至洞头县北片的大小门岛和玉环县本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嘉县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楠溪江的保护,禁止一切工业进入楠溪江中上游地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保护楠溪江一江秀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楠溪江中上游水质一直保持在Ⅰ、Ⅱ类水质,为城市饮用水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永嘉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1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旅游发展与水源保护矛盾突出  永嘉县两个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

3、围大部分属于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太平岩景区,旅游景区与水源保护区高度重叠,旅游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楠溪江引、供水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缺乏其他产业支撑,近年来,保护区内及周边居民要求发展旅游业的呼声越来越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难以调和。  1.2污染防治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保护区内污染物治理力度,但受上游集雨区范围大、人口多的影响,目前保护区内污染物输入量仍较大,生活污染和旅游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防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内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效差,管网配套不完善,运营维护机制不健全,生活污水未能实现达标排放。同时,随着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旅游

4、带来的餐饮业等污染问题日益呈现。农业污染不容忽视,特别是畜禽养殖数量及农药化肥使用强度都有所增加。  1.3饮用水水源风险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保护区存在道路穿越,现状道路狭窄、坡多弯急,现有道路安全防护措施等级较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将给水源安全带来威胁。特别是水域周边存在道路穿越,缺少隔离防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保护区?却嬖诙喔龃遄?,农药化肥等运输情况难以避免,存在运输交通事故引起的突发污染环境事件隐患。保护区内渔业资源丰富,炸鱼、毒鱼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水质安全。  1.4日常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受保护区面积大、人类活动频繁的影响,日常巡查工作难以满足保护区监管要求。取水口

5、和一级保护区未进行封闭管理,周边为交通要道和旅游活动区,人类活动频繁,游泳、烧烤等行为在夏季突出,给水源安全带来威胁。受涉及水源保护的行政部门较多,有水利、环保、卫生、农业、住建、旅游等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各监管部门力量分散,缺乏一个系统的协调平台和机制。  2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保护饮用水水源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特别是永嘉城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由于水源地处于风景区,人类活动较多,同时水源属于河流型,两个保护区紧紧相连,长度达11.8km,保护区面积约12.5km2,保护难度较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水源保护区的整治与修复,有效保持饮用水源水质。  2.1加快生态移民进程  永

6、嘉县城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现有7个村庄,常住人口约5000人。要结合扶贫移民、旧村改造等政策和城镇化建设,加大实施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移民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通过补偿、宣传等机制,在3~5年的时间内,完成保护区内所有居民的逐步迁出,同时对原有农房拆除并建设水源涵养林,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来进一步减少保护区内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  2.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在生态移民完成前,要加强对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利用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较好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分散还田及尾水下排等方式,实现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按照城市保洁的标准,提升垃圾清扫强度,实行日产日清,统一运送县垃

7、圾焚烧厂进行处理。严格禁止畜禽养殖,积极推行种植业清洁生产,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开展提前布局、严格准入和强化监管,倡导生态型旅游方式,将环境教育融入旅游活动中,并逐步实现保护区内旅游人口下降。  2.3提升生态修复能力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将保护区内现有1.8万亩林地全部划入生态公益林范围;以保护河流生态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