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

ID:21483970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_第1页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_第2页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_第3页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荨麻疹从脾辨治的临床分析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中医院423500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应用从脾辨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患者的从脾辩证分型,予以相应的药物予以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5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51/56);②经治疗后,5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③随访3个月后显示仅4例复发,复发率为7.14%。结论在慢性荨麻疹应用从脾辨治,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效果;从脾辨治;临床症状慢性荨麻疹(CU)属于一种皮肤

2、病,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以皮肤反复出现水肿性风团为临床特征,且病程超过6周[1]。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均带来不良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丙医治疗易复发,副作用大,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从脾辨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为(37.03±9.62)岁;脾虚湿蕴证19例,脾肺气虚证17例,心脾气血两虚证20例。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荨麻疹诊疗指南(200

3、7版)》中关于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且患者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③患者在就诊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过敏药物;④患者不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⑤患者不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严重心、肝、肾疾病。1.3方法根据患者从脾辩证分型,采取相应的药物予以治疗。①脾虚湿蕴证。药方组成:生薏苡仁15g,山药15g,蝉蜕10g,茯苓log,荆芥10g,白蒺藜10g,白术10g,白鲜皮10g,人参9g,清半夏9g,炙甘草6g,砂仁6g。②脾肺气虚证。药方组成:黄芪25g,白术15g,蝉蜕10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0g,人参9g,炙甘草6g。③心脾气血两虚证。药方组成:白蒺藜20

4、g,当归10g,蝉蜕10g,酸枣仁10g,白术10g,荆芥10g,黄芪10g,白芍10g,炙甘草6g。上述药方每Hl剂,水煎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4周为1个疗程,上述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且中间停服3-5d。1.4观察指标(1)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根据患者的疗效指数,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疗效指数≥90%为痊愈;疗效指数60%-89%为显效;疗效指数20%-59%为冇效效;疗效指数<20%为无效。(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主要涉及风团的数量和大小、瘙痒程度、风团发作情况三个方面。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所有数

5、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5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治疗后,脾虚湿蕴证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17/19),脾肺气虚证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16/17),心脾气血两虚证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5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51/56),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o2.3随访56例患者的复发情况治疗3个月后,采用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14%。其中,脾虚湿蕴证、

6、脾肺气虚证各1例,心脾气血两虚证2例。3讨论慢性荨麻疹病因病机均比较复杂,就B前情况来看,西医主要依赖服用糖皮质激素类、抗组胺药等予以治疗,其只能控制风团的发作,甚至奋的患者完全不能控制,且长期服药后易产生依赖性,患者一旦停药,极易复发,给患者造成一系列药物性疾病,比如真菌感染、紫癜等[2-3]。因此,必须要寻求苏他的治疗方法。在中医学观点中,将荨麻疹纳入“瘾疹”范畴,认为其病理性质为属虚或实虚夹杂,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每个人的机体禀赋不同,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即现代医学中的过敏原),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外邪侵袭等因素的影响[4-5]。在祖国医学中,很多医学典籍均对其作出记载,比如《三

7、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丹溪心法》等。在中医治疗中,主张采用辩证治疗。在本文研究中,将慢性荨麻疹分为三个证型,即脾虚湿蕴证、脾肺气虚证以及心脾气血两虚证。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予以不同的药方予以治疗。其中,脾虚湿蕴证患者采用采用除湿止痒、健脾益气的药方予以治疗;脾肺气虚证患者采采用疏风止痒、补益脾肺的药方予以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患者采用祛风止痒、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药方予以治疗。在这桑额药方中,均涉及白术、人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