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

ID:21497228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_第1页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_第2页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_第3页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R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0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拥有极强的软组织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并且无放射线损伤,是检查乳腺病变的有效手段[1]。伴随着MRI技术的进步,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能清晰显示病灶组织内的血管密度以及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医师对病灶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总结相关影像学特征,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疾病患者共60例,后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确诊。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76岁,平均为(49.6±5.3)岁。其中,乳腺良性病变39例,包括小叶增生17例,乳腺炎8例,纤维腺瘤14例。乳腺恶性病变21例,包括导管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  1.2方法  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3.0T磁共振扫描仪。患者保持俯卧位,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制动,用乳腺专用线圈扫描患者双乳。实行动态增强扫描

3、时所用对比剂为欧乃影(钆双胺注射液),剂量为0.2mmol/kg,注射速度以2ml/s为宜。通过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脂肪抑制T1WI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生成动态增强横断面图像。其中,涉及到的参数为:层厚1.2mm,间隔0.24mm,TE为1.4ms,TR为4.5ms翻转脚为12,矩阵设为338×512,激励次数仅1次。具体实施步骤是先对患处进行扫描,随后注射药物,再进行6次扫描。注意每次扫描应间隔60s,每次扫描持续时间也为60s。在扫描的过程中完成数字剪影。由两名影像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

4、阅图。针对评判结果有分歧的病例需由多位医师共同讨论后确定。  1.3观察指标  (1)乳腺病变的诊断符合率;(2)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T-SI):(1)Ⅰ型:即流入型,是指动态增强病灶信号强度呈持续上升状态;(2)Ⅱ型:即平台型,是指增强中后期病灶信号强度保持一个平台水平,在延迟期内信号强度未出现明显改变;(3)Ⅲ型:即流出型,是指动态增强早期病灶信号强度迅速增高,而在动态增强中后期病灶信号强度开始下降。(3)增强峰值时间:在增强后达到最大信号强度需要的最短时间。良性病灶增强峰值时间大于3min,恶性病

5、灶增强峰值时间最多为3min[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  与病理结果相比,MRI动态增强扫描检出乳腺恶性病变19例,诊断符合率为90.48%;检出乳腺良性病变34例,诊断符合率为87.18%。根据表1可知,乳腺良性病变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为病灶规则状,边缘光滑。乳腺恶性病变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为形状

6、不规则,病灶边缘呈毛刺状。  2.2对比良恶性病变T-SI曲线类型  恶性病变中以Ⅲ型曲线为主,共15例,占71.43%;Ⅰ型曲线2例,占9.52%,Ⅱ型曲线4例,占19.05%。良性病变中以Ⅰ型曲线为主,共25例,占64.10%;Ⅱ型曲线12例,占30.77%,Ⅲ型曲线2例,占5.13%。因此,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SI曲线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对比良恶性病变增强峰值时间  恶性病变中除了3例增强峰值时间在3min后,其余18例均在3min前,占85.71%。良性病变中除了4例增强峰

7、值时间在3min前,其余35例均在3min后,占89.74%。因此,可将增强峰值时间在3min前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标准。  3.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极大威胁到广大女性的健康安全。早期诊断、尽快治疗是改善乳腺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X线钼靶摄影对软组织分辨率不高,无法了解病灶的血供情况。彩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因为快速移动或其他因素而导致乳腺小结节的遗漏。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伴随着MRI技术的快速发展,DCE-MRI已成为当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据

8、研究发现,DCE-MRI病灶强化时间与程度主要?c下列因素有关:肿瘤血管化程度、肿瘤间质内压力、血管壁对对比剂的渗透性等[3]。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肿瘤内存在丰富的血管,且血管粗大密集,对比剂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但是不少毛细血管增生不良,导致动静脉吻合,因此,对比剂无法持续充盈,将迅速开始廓清[4]。本次研究显示,良性肿瘤的T-SI曲线多为Ⅰ型,而恶性病变则以Ⅲ型、Ⅱ型为主。究其原因关键仍与血管生成有关。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