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

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

ID:21508479

大小:6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_第1页
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_第2页
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霍龙毕忠艳(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辽宁兴城125105)【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83-02【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83例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和银质针治疗。结果有效率100%。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关键词】手法复位银质针颈性眩晕颈性眩晕是颈椎间盘退变木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或直接压迫椎动脉使其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以发

2、作性眩晕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症状的综合征[1]。2009〜2012年我科采用复位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82例,疗效十分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确诊的82例患者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2.4岁;病程1个月-5年。1.2诊断标准[2]:①与头颈部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痛、耳鸣等,转颈试验阳性;②颈部症状:颈部肌肉痉挛、压痛等;③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等,同时伴有一系列脑干缺血的症状和体征;④严重者可出现发作性猝倒,倒地时一般无意识丧失;⑤X线表现.•常见寰枢、寰齿关节两侧不对

3、称,锥体棘突偏歪,锥体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变形,韧带钙化,骨桥形成等;⑥排除高血压、外伤及耳源性眩晕、脑动脉硬化、祌经官能症及寰枢椎关节半脱位者。1.3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木消失或大部分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部分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3]。2治疗方法2.1手法复位患者取坐位首先给予颈部肌群放松,以奋酸胀感为度。医者用双拇指触诊法,在斜方肌痉挛的一侧摸到剥离的项韧带和偏歪、压痛的棘突,准确定位,棘突偏向左侧者,医者用右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左侧,左手绕过患者颌

4、下,肘关节掌侧托住患者下颌,左手掌抱在患者头顶,患者枕部贴于医者胸前,使患者头部向右倾45°,然后向左侧自主旋转至最大限度,医者双上肢协调配合,左上肢向上、向左轻轻旋转、提拉,右拇指同吋向右推顶偏歪的棘突,这吋多能听到“咔嚓”的响声。棘突偏向沿侧者,手法相同,但患者头部倾斜、旋转和医者双上肢的位置,复位的方向相反,1〜3次2.2银质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额部垫枕,按颈部-头部-背部之顺序,对软组织痛点,局部消毒铺巾,0.5%利多卡因皮下注射,于枕骨上项线(双侧)、下项线(双侧)、C2-4棘突旁椎板(双侧)分别布银质针6枚、6枚和14枚(单侧减半),治疗颈椎后伸肌群损

5、害;于C5-T1棘突旁椎板处(双侧)、提肩胛肌止肩胛骨内角附着处(双侧)、胸锁乳突肌(双侧)分别布针14枚、8枚、6枚(单侧减半),治疗颈椎前肌群损害。每针之间针距1.0-2.0cm,布针完毕,银质针针体尾端套上银质针导热巡检仪加热探头,探头下端距离皮肤进针点3-5cm,进针处针体温度控制在43-44°C,加热探头接触针柄的温度调节在80-11CTC,探头加热15min后关机,银质针冷却后起针。针眼处碘伏消毒,纱布覆盖,3天内不浸洗患部或不与水接触[4]3治疗效果本组82例患者,大部分患者1次治疗当场见效,少部分患者需要3次以上的治疗,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42例

6、,占51.22%;显效26例,占31.71%;有效14例,占17.0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4讨论颈性眩晕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手法复位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所致的血液流速异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使部分血管形态发生逆转性改变。颈椎旋转复位手法可以使偏歪的椎体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脊柱正常的内在平衡关系,进-步改善脑内循环,减轻眩晕症状。银质针对人体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肌痉挛有持久的松弛作用,并能够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研究发现多数颈性眩晕患者都冇颈部软组织痉挛僵硬等现象并伴有局部压痛,经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后颈部软组织均出现持久的松弛效应

7、,进而使颈椎失稳现象得以改善,进而使椎动脉痉挛消除,血流量增加,眩晕症状得以改善手法复位配以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具冇局部治疗与整体调节兼顾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第一版.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629-633.[2】冯世庆,颈性眩晕[」],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5):313-314.[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4】王福根,傅国信,高谦,等.银质针导热治疗软组织痛[M].郑州:河南科学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