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类生药

豆科植物类生药

ID:21512016

大小:7.8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19

豆科植物类生药_第1页
豆科植物类生药_第2页
豆科植物类生药_第3页
豆科植物类生药_第4页
豆科植物类生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豆科植物类生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芪(北芪)【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根。补气药AstragaliRadix【产地】山西----绵芪、西黄芪黑龙江、内蒙古--北黄芪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佳。补气药【产地】山西----绵芪、西黄芪黑龙江、内蒙古--北黄芪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佳。【性状鉴别】1.圆柱形,极少分枝。2.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3.质硬韧不易断,断面强纤维性,显粉性,皮部稍松

2、,黄白色,木部较紧实,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腐朽或空洞4.有豆腥气,味微甜。【显微鉴别】根横切面:2.粉末:淡黄色1.纤维多成束,细长,壁厚。2.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3.具缘纹孔导管分子甚短,纹孔呈椭圆形、类方形,排列紧密。4.石细胞稀小,呈类三角形或类方形。【成分】1.三萜皂苷类黄芪皂苷Ⅰ~Ⅷ及大豆皂苷Ⅰ。2.黄酮类毛蕊异黄酮;其中一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3.多糖类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出黄芪多糖4.氨基酸类降压的有效成分γ-氨基丁酸。【理化鉴别】水浸液1ml(3g→30ml)+0.2%茚三酮2滴,沸水中加热5分钟 → 冷却后显紫红色。(氨基酸、糖类)水浸

3、液1ml(3g→30ml),60℃水浴加热10min+0.5%α-萘酚乙醇液5滴,浓硫酸0.5ml→ 两液面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3.薄层层析:展开剂: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20∶40∶22∶10),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甲醇液1ml(2g→10ml),水浴蒸干,冰醋酸溶解+醋酸酐-浓硫酸, →颜色由黄色~红色~青色~污绿色。(甾醇)含量测定HPLC含黄芪甲苷不少于0.04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不少于0.020%重金属(铅、镉、砷、汞、铜)、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测定1.调节免疫功能(黄芪多糖及黄芪甲苷)2.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黄芪多糖)3.对实验性肾炎、肝炎的保护

4、作用(多糖及皂苷)4.抗心肌缺血作用(总黄酮)5.其他作用:抗溃疡、中枢镇静、镇痛、抗骨质疏松。(总皂苷)【药理作用】味甘,性微温;补气药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功效】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南芪: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根。亦称“五爪龙”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根及根茎。商品药材分别为内蒙甘草、新疆甘草、欧甘草。补气药GlycyrrhizaeRadixetRhizoma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

5、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内蒙古阿拉善旗、杭锦旗、橙口产品质最佳,内蒙古五原、陕西、山西、新疆产者次之。1.根圆柱形2.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皮孔、须根痕,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3.质地硬4.断面黄白色,纤维性,粉性,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和放射状纹理【性状鉴别】5.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6.味甜而特异。粉甘草粉甘草:表面淡黄色,平坦,有切削及纵裂纹。蒙古甘草:表面枣红色、棕色或暗棕色,外皮细。断面纤维性,色黄鲜艳,粉性足,根茎表面有芽痕。新疆甘草: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质坚硬,易潮湿。断面淡黄或老黄色,粉性弱。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欧甘草:药材表面灰棕色,多半去皮,

6、光滑。断面纤维性强。上述三种商品药材中,以内蒙甘草质量最佳;新疆甘草产量最大胀果甘草(新疆甘草)光果甘草(欧甘草)【显微鉴别】1.甘草根的横切面:【显微鉴别】2.甘草根茎的横切面:3.甘草粉末:淡黄棕色①纤维成束,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③导管④淀粉粒⑤木栓细胞⑥棕色块1.三萜皂苷类总含量为6%~14%,主为甘草甜素,另含游离的甘草次酸等。2.黄酮类有甘草苷、甘草苷元等。[化学成分]3.多糖类:甘草多糖,有免疫抑制作用。4.香豆素类【理化鉴别】1.泡沫反应2.粉末白瓷板黄色~橙黄色80%硫酸3.薄层层析:展开剂:酯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以硫酸乙醇液喷雾检视。含量

7、测定HPLC含甘草酸不少于2.0%;甘草苷不少于0.5%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1.抗溃疡(甘草苷元等)2.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皂苷及甘草次酸)3.糖皮质激素样的抗炎症作用(甘草皂苷和甘草次酸盐)4.解毒作用: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5.镇咳祛痰作用(18β-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性平,味甘;补气药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清热应生用,补中宜炙用。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功效十八反黄芪片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