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21520939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果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222341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它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信念,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将自己丰宮的情感融进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之中,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在情感和认识上产生共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教育方法。美国人木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因此,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

2、的态度、情绪、品格、信念,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身心的健康。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为数不少的历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讲授平淡无味,味同嚼蜡,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增强情感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1.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等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3、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必须得到重视和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必要也重要。2.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善待周围的人,这样会在无意间向对方坦露真挚友好的情感,一旦被对方接受,也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在教学中尤其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1.创设多情感的教学氛围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

4、作为动机。”历史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冇意识地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创造积极情感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0标,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愉快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书育人思路。它的实质是在愉快温馨的教学气氛中更加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诚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倾注情感,充分尊重、鼓励学生,不伤学生自尊心,不讽刺挖苦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

5、同仁,尤其要让后进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用教师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珍惜学生的进步,正确评价每一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挚爱的感情“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教学的成功。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相互接纳、相互尊重、彼此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并维持学生学d历史的兴趣。2.创设多情感的教学过程历史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奋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方式

6、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差异,也就是说教师的讲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部分优生。3.运用多情感的教学手段历史学科的教学欲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可多样化,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可供借鉴:直观教学手段的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同吋还能使他们对历史史实进行快速牢固的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课件),

7、图、声、文并茂,更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效果更佳。1.重视乡上教材的利用率乡土教材即关于本土历史和文化的著作,然而乡土教材的利用率却不高,尤其是在高中,教师也不怎么重视。可是乡土教材既然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教材,往往蕴涵了很多与学生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东西,学生非常容易接受,通过讲述,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2.注重历史教学化丑为美、化悲为美的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往往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学吋教师要以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不同角度去启动他们

8、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情感,去评价历史人物的美与丑。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iL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从而对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而推崇和赞赏美的事物、美的人,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并且由激奋的感情产生发人深思的思绪。中学生因艽年龄、生理及认知结构的局限,在审美心理上往往会出现偏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化丑为美、化悲为美的教学渗透帮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