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

ID:21525837

大小:62.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_第1页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_第2页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_第3页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_第4页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先博客传播,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博客、微博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代表模式,青年群体成为博客写作和消费的生力军。一方面,博客成为众多青年人际交流的新领域,是倾诉情感、交流爱好、展示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青年一代是博客热的推手,形形色色的明星博客、名人博客与草根名人博客成就了青年群体

2、“博客粉丝文化”,实现了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转型,是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表征。身份危机:青年博客心理的内在动因身份危机成为青年博客写作的原动力。首先,处于“后青春期”的青年一代认可的亚文化与父母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暗含疏离与抵制,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存在危机。青春期的焦虑与自我,促使青少年抵制主流文化而试图另创一套新的价值系统,如崇尚流行时尚和迷恋共同的偶像,以确认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这也是偶像与粉丝文化出现的原因。其次,转型期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激化、人际交往的异化与焦虑,青年群体的人际身份存在等级差异与隔

3、阂。忠诚度的大幅度瓦解造成了人们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异化,大面积的情感缺失和诚信度的匮乏使得人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开始产生恐慌和不确定感。“网络空间的特征,使得网络互动中情感支持功能凸显。这一方面与宏观的社会变迁、微观如竞争机制的育人等,造成人际关系的变化,现实生活中人际信任度随之降低,情感支持功能锐减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网络互动的匿名,更为情感的宣泄解除了后顾之忧。”①而博客的产生和流行,正是顺应人类渴望交流但又习惯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本能。最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增加使青年群体的

4、固定身份消弭在变动与流散之中。种种类型的身份危机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得不到太多精神支撑的青年群体转向虚拟空间,真实身份缺席的虚拟互动有助于自由、平等、友善的交流空间的形成。一方面,“身体的不在场消除了由于外貌特征而带来的交流双方的某种先赋的不平等,以及随之而来的自卑和优越感,得以更为开放和更为大胆的姿态进入网络社区,直露、坦率。个体的身份、财产状况、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国籍等差异的被屏蔽,与之相关的社会偏见被削弱,极大地削平了现实等级;另一方面,‘蒙面’交往形成的安全保障,更容易消除个体间的戒备,有助于

5、信任关系的确立”②。由于现实生活中刻板印象所造成的思维定式的影响,现实的身份认定往往基于一些外在的表象,从而产生身份的危机与焦虑。相反,博客传播有效地促进了交往合理化带来的公共空间的构型。身份认同:青年博客心理的外在诉求博客是自我言说的工具,是打开话语垄断权的相对独立的私人话语空间,既确立了个人主体,同时也是主体的弥散,化为或独立或多元的公共身份空间。从整体上看,博客写作基于身份认同的心理。草根群的身份建构基于现实社会中不能得到认同的心理;名人或明星博客彰显生活品位、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的前卫性代表了特定

6、阶层的优越和特权;博客群的领袖身份代表了特定的话语权。在青年群体中,获取身份认同更成为重要的心理表征。由于后青春期的个体意识和自我认同并不稳固,青年人往往通过群体分享而获取认同和归属。青年群体的博客文化大体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类表现为博客圈的群体共享存在。这种博客写作表面上是私人领域,实则指向公共空间的建构博客是身份认同的场域,个人博客隶属于不同的博客群体在博客的发帖与跟帖中良性交流,形成博客的好友圈,达成资料共享和情感互动。在这个圈子中,没有等级的隔离没有地位的差异,没有地域的歧视,天南海北、志同道合

7、的年轻人构成一个和谐的交往空间,从而实现群体性的身份认同与压力的释放。另一类表现为相对独立的博客。这类博客一般只针对某些特定的好友开放,以对生活琐事和情感经历的记录为主,带有更多的私密性。与前一种类型显在的认同心理不同,此种博客的认同心理具有隐蔽性。虽然这些博客一般不对陌生人开放,但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出于认同和交流的心理,博主大可以以传统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心路历程,而不需要使用博客这一大众传播的工具。“写网络日志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渴望别人看完自己的日志能与自己交流,如果能产生共鸣则是最为欣喜的,并且

8、这种交往会激发作者写博客的动力。”③对私生活的展示表明博主潜在的渴望得到他人关注和听取他人对某一事物意见的心理,如果有朋友来踩自己的博客空间并给予肯定和支持,博主一般会感到欣慰和兴因此,独立于博客圈外的私人博客同样表现出个体向群体寻求支持和认同的心态。博客是个体达到社会化远离边缘化的表现方式。由于青年群体现实生活身份危机的显现与认同的艰难,促使青年群体倾向于选择博客这一虚拟的“精神家园”以实现人类交往的本能和社会化的历程。对于人际交流渴望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