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聚落导学案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

ID:21542807

大小:3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2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_第1页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_第2页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_第3页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_第4页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世界的聚落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情景导入、小组辩论、分组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一: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他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承转:尽管这些景观差别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有关知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18精品文档方案二:播放FLASH动画片段:

2、“秋天到了,小燕子要跟着妈妈到遥远陌生的南方去越冬,他们飞过平原,越过高山,飞过城市,小燕子很奇怪:为什么有的地方房屋又矮又小又稀,而有的地方高楼林立呢?他们飞呀飞,小燕子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家的房子是平顶的,而这里的房子却是尖顶的?”带着小燕子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聚落”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1页和52页、53页,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观察教材52页的两组图片,思考:从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聚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请阐述自己的理由。、请你总结: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是什

3、么?、教材53页活动题2、3、4,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为城市呢?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1、阅读下列信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18精品文档,试分析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①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山谷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地形②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集中在绿洲上。——水源③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交通④东营和大庆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城市。——资源2、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各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民居特色:A气温高低B降水多少C墙壁厚度D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越丰富,屋顶坡度越大,而且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也较潮湿,住宅还要防潮,所以一些多雨地区的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竹架空式,即“干拦式”结构以利于通风、消暑、防潮。而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聚落住宅的屋顶坡度较小。在特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都是平的。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气温低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1、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水源、交通、资源、地形、气候等。2016全新精

5、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18精品文档2、民居的建筑风格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学习任务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4页和55页,解决以下问题:、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我们生活在泰山脚下,面对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进行保护与开发?泰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景区游客过多、环境承载过重、违章建筑多、有很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泰山的优势:

6、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济南,南接曲阜;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许多历史典故、美丽传说、碑林石刻,是世界地质公园。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18精品文档开发泰山文化,泰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帝王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还有石敢当、药材和泰山传说等民俗文化;要坚决拆除泰山景区内的违章建筑,铲除那些毫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垃圾;严禁破坏景区内的一草一木,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指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增强旅游者和公众的环境

7、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学习聚落的形态,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景观特色;讲解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通过材料和图片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从而形成人地协调的理念;利用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让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