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ID:21549573

大小:4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2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_第1页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_第2页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_第3页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_第4页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我国社会表现为地区之间的极不均衡状态,对此,中央已把实施

2、西部大开发,实现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确定为实现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除了依靠中西部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艰苦奋斗之外,还需给予其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已初步形成,但存在着不规范、力度小和功能弱等缺陷。必须在改革进程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考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具有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一)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  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补助)形式主要有以下

3、几种:  1.一般性补助范畴:体制补助与体制上解。这是从原分级包干制中保留下来的,即在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对地方的补助继续按原体制规定执行,原体制地方上解按不同体制类型继续上解中央:实行递增上解的地区,继续按原规定递增上解;实行定额上解的地区,按原确定的上解额,继续定额上解;实行总额分成的地区和原分税制试点地区,暂按递增办法,即按1993年的实际上解数,核定一个递增率,每年递增上解。从1995年开始,中央财政取消了对各地区体制上解(中央)的递增率,实行定额上解的办法。  2.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指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为了保护地方既得利

4、益,中央把在1993年按新体制的净增加的收入全部返还给地方。税收返还的办法是首先核算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核算公式为:R=C+75%V-S  其中:R为199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核定基数;C为消费税收入;V为增值税收入;S为1993年中央对地方的下划收入。式中右边的两项之和(C+75%V)是新体制下分税种划分后把原来的共享收入份额转化为中央收入的数量;S是原体制地方已得的份额。两者的差额R,就是按照新税制规定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这个数额全部返还给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在这个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1:系数确定。19

5、94年后,如果中央净土划收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1994年以后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按下式计算: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专项拨款。此类拨款是指在中央与地方预算中,不包含在地方财政体制规定的正常支出范围内,由中央财政根据特定用途及地方的特殊情况,由中央财政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如特大灾害救济费、粮油加价款补助、边境事业费补助、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专项资金等。  4.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年终结算补助与上解。为了保持财政体制的相对稳定性,对一些由于体制变动、或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变化、预算执行过程中中央新出台的政策措施等因素引起

6、中央和地方财力转移的事项,以及一些不在收支包干范围内的项目实行年终结算,有的是中央补助地方,有的是地方上解中央,它是包干体制的一种补充。  (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实施与改进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虽然中央政府集中的收入增加了,但是,中央政府实际上可以用于调节地区间差距的财力并没有显著增加,转移支付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中央的调节能力受制于现行的财政资金转移方式。现行的财政资金转移主要由基数法来确定,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就意味着中央从执行分税制所集中的绝大部分收入,仍要按照各的基数返还到原地区。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每个地区的既得利益,但中央政府却只能依靠有限的

7、收入增量,来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效果自然十分有限。此外,税收返还的基数中包含了原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而且在逐年滚动的过程中,这些不合理因素还在继续扩大。针对上述情况,1995年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其基本是:  1.按地方财政支出的因素,核定各地的标准支出数额。凡地方财力能够满足标准支出需要的,中央不再转移支付。对地方财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再对财政收入进行因素,凡财政收入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收入努力不足的部分,由地方通过增收解决相应的支出需要;凡财政收入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或通过增收仍不能解决其支出需要的,中央根据转移支付资金的总额和各地的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