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ID:21550396

大小:15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9

上传者:U-3205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1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2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3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文章不少于800字。)②审材料。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③审导思。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④审题核。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⑤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表层含义:“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1.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审题立意训练阅读《写作序列化学案》一,讨论并完成“课堂互动”和“跟踪训练”的练习。 今日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街上一家小店要倒闭,里面的商品可能要比平时便宜,于是大家纷纷去采购,一些人什么都没买,因为里面的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一些人选择性的买了一些,因为他们真正需要,另一些人买了比平时更多的东西,因为想到小店主人未来的生活。这三类人,你更认同哪类人的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写作指导本道作文题与2015年高考课标Ⅱ卷的作文“最具风采人物评选”是同样类型的作文题目。都是面临在三种人中选择,通过考生的选择、权衡、阐释来考查写作能力和思想认识。立意时,学生可以选择三类中的任何一类,主要考查的是对这一类的人物的阐释、理解。比如选择第一类人,是因为他们能理性购物,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盲目购物、盲目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选择第二类人,是因为他们既能理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又能同时帮助倒闭的店主,在理性中不失友善。选择第三类人,是因为他们用自己最平凡的举动,给倒闭店主以温暖,为他的未来点一盏灯。 立意参考:1.要成为物质的主人,而不是物质的奴隶。为物主,非物役。只为需要的买单。2.理性选择,爱心助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伸出友善的手。3.行虽微,施其善,小爱也可以温暖未来,枯萎的花也需要爱的浇灌。虽然是选择一类人进行阐述就可以,但是从立意的角度,第三类人更能体现在境界上胸怀上的高度,我们的社会需要一双双友善的手来共同建造。对学生来说,能够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善意的行动来温暖这个世界,也是我们未来社会的急切盼望。 训练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引发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训练2写作指导: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伊索寓言》中的那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的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进了瓶子里。瓶子里的水位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着水了。”这则故事旨在告诫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善于想办法,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的。而这篇作文所提供的漫画材料,正是脱胎于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但是翻出了新意:一只挥汗如雨不停地朝瓶里衔着石子的乌鸦忽然发现,身边的另一只乌鸦正优哉游哉地将一根吸管探入水中喝水。大为惊讶的它冲着那只用吸管喝水的乌鸦叫道:“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要写好这篇作文,第一步便是读懂这则漫画。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来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正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旦“前浪”一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哪怕它曾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过,也会被它身后的创新的力量撞得粉身碎骨。如果“按套路出牌”是我们生活的准则,那么这种“套路”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时时更新。否则,只有打破陈旧的“套路”,不按牌理出牌,才能给社会带来生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