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ID:21582618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_第1页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_第2页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_第3页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_第4页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着眼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景,递进式提问引发探究兴趣;运用变式提问,掌握探究方法;设置开放式提问,强调探究过程;联想反思问题,提高探究能力四方面谈一下探究性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G633.6:A    FocusonProblems,StimulatetheStudentsExplorativeStudy  LIZhiling  (ZhaohuiMiddleSchool,Hangzhou,Zhejiang310014)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pr

2、acticeandexperienceinexploringteachingfromfouraspectsofcreatingproblemsscene,progressivetypequestionstoraisetheirprobeinterest;usingvariabletypequestions,graspingtheapproaches;settingopenquestions,emphasizingtheinquiry;imaginingreflectionquestion.  Key,宽

3、是2m,抛物线可以用y=x2+4表示。一辆货运卡车高4m,宽2.5m,它能通过该隧道吗?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认真分析解题思路,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题方法,并及时启发学生替换限制条件,考虑另一个条件的范围,一题多解。在解决前面的问题后,又切合实际依次提出一下几个递进问题:  递进1:实际上,一般的隧道要求双向通车,那么该卡车还能通过吗?请大家比较与刚才例子的区别。递进2:为方便行人,在刚才的隧道内修上两条一米宽的人行道,对卡车的通行有影响吗?递进3:为安全起见,在添加人行道以后,还要在隧道正中间设置一

4、道宽度为0.75米的隔离栏杆,还能通过吗?递进4:如果要使卡车通过,那么隔离栏的宽度不得超过多少米?  本案例将问题设置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先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这正是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活动的基础。在逐个问题的分析,验证,解答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抛物线内接矩形的长与宽之间关系的理解,又巩固了相关知识。在学生一个个突破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挖掘例题内涵,运用变式提问,掌握探究方法 

5、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就题论题,而应当认真钻研典型例题,挖掘其潜能,通过变式引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有利于知识的联系与拓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案例2等腰三角形ABC,AB=AC,底边BC上任一点D,作DE⊥AB于E,DF⊥AC于F,猜想DE+DF是否随着D点的变化而变化?并验证你的结论。在教学中,先启发学生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猜想结论,再推广到一般的锐角等腰三角形,钝角等腰三角形总结出一般的结论。(即:DE+DF=h,h是腰上的高)在验证结论时,

6、应探究:本题有哪些解法?(面积法,截长法,补短法),并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法。  变式1.如果点D在BC的延长线上,那么DE与DF的关系有否变化?试猜想并验证。  分析:在变式1的探究中已经得到应用面积法得出结论,此变式也不难得到结论:DE-DF=h,h是腰上的高。  教师设置了一个容易激起疑问的情境中,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给学生以思考的方向和动力。接下来,教师又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进一步探究。  提问:前面的两题都是在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下,过底边所在直线上的点作腰的垂线段,同学们能否将条件稍加

7、改动,编出相似的题呢?通过一番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  变式2.如果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作DE⊥AB于E,DF⊥AC于F,DH⊥BC于H,猜想DE+DF+DH的值是否变化?并验证?  分析:此变式与式1类似,在探究中利用面积法得到:DE+DF+DH=h,h是一边上的高  变式3.当D是三角形外部任意点,求DE,DF,DH三者满足什么关系?  这里应帮助学生分析三角形外部的点的几种情况,分(1),(2),(3)三种情况一一考虑    (1)(2)(3)  通过变式问题的探

8、究,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探究验证。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还强调了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使课堂活跃着探究新知的氛围。  3编制、设置开放性提问,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强调探究过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死记硬背的倾向,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努力开掘和扩充研究资源,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性的素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