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

ID:21596064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_第1页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_第2页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_第3页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_第4页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摘要:分析了电镀生产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如灼烫、中毒、火灾、爆炸和触电等,以及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电镀生产需使用腐蚀品、氧化剂、毒害品和易燃液体等危险化学品,大量的电气设备还会引起火灾和触电。笔者在此对电镀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中毒  有毒物质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1.1氰化物中毒  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

2、钾、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和氰化金钾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  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量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待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例如:含氰镀槽与酸铜槽、酸洗槽、铬槽等酸性物质的距离过近;含氰污水与酸性废水混合排入;含氰废气与酸雾共用一套通风装置;零件表面的酸性物质未清洗干净就进入含氰镀槽,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氰化钠和氰化亚铜的溶解过程属络合反应,若操作不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溶液温度急剧升高,甚至沸腾,分解产生氰化氢和氰气,并可能造成含氰溶液外溢。含量镀槽的工作温度过高

3、和电流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氰化物分解和扩散。  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如2003年10月,浙江温州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4.5m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5人进入池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事后检测发现: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  1.1.2有机溶剂中毒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  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

4、、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如三氰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沈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喷漆、电泳、油墨涂敷、退漆和零件清洗等作业,通常为近距离的手工操作,难以做到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有效隔离。若缺少良好的通风和个体防护用品,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吸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  1.1.3酸雾中毒  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氟酸在电镀中应用广泛。酸铜溶液因空气搅拌会形成酸雾;盐酸除锈会逸出HC1气体;高浓度的氢氟酸会挥发出HF气体;浓硝酸退挂具和零件,会产生NO2等氮氧化合物。作业人员吸入酸雾会造成呼吸道

5、刺激、炎症和肺水肿,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某电镀厂使用硝酸退挂具,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贸然在硝酸中加入大量尿素而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因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而造成当场昏死,送医院后不治。长期接触各类酸雾还会引起各类病变。  1.1.4铬雾中毒  镀铬会产生铬雾,若未添加抑雾剂则情况更为严重。现场缺少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铬物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和产生慢性影响。  1.1.5其他  次氯酸钠溶液常温下易分解,遇酸则分解更快,释放出剧毒的氯气。误食含金、银、铜、铅等物质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对镍有过敏反应的人员,直接接触镀镍溶液,很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湿疹,被称为“镍痒症”。  1.2火灾、

6、爆炸  1.2.1易燃液体火灾、爆炸  汽油、煤油、柴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油漆和油墨等均属于易燃液体,具有高度易燃爆性。  喷漆等涂装作业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若未能及时将其排走和吸收,会形成易燃易爆蒸气,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喷酒会场所使用的灯具、开关和电机等电气设备,或与周围的明火距离过近,或在作业场所吸烟,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喷漆柜的设计、材料的选用、通风管路的布置和作业场所的建筑结构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也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故影响扩大。曾有一企业擅自将喷漆柜的排风装置由高空排放改为经地下隔潮层后再向空中排放,以致大量易燃易爆蒸气积聚在隔潮层中,达到爆炸极限,焊接作业时掉落的焊

7、渣引起了爆炸,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若喷漆房及通风管路内沉积的漆垢未事先清除,而进行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也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使用二甲苯、酒精和煤油等清洗零件,排出的废液若进入废水沟等低洼处,聚积后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1.2.2氢气爆炸  电解除油和铬槽电镀过程阴极会放出大量氢气,在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遭遇挂具与极杆接触产生的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产生震耳的爆鸣声,冲击波还可能引起槽内电镀液喷溅。工作电流过大、镀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