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

ID:21612901

大小:4.8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20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_第1页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_第2页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_第3页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_第4页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88《日益富强的祖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西客站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上海旧上海老房子现代住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日益富强的祖国祖国的富强在很多的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也能看到。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吧。课前大家调查了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说一说:同学们,从你们的调查中大家发现了什么?甲:“在过去别说吃好,就连一日三餐都不可能餐餐见到白米饭。”乙:“过去,北方的冬天,蔬菜主要是萝卜、白菜。城市里每月一人只能供应250克肉,平常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才做一

2、点肉菜。”丙:“过去,我们那里,常年吃的是窝头、咸菜。遇到灾荒,粮食减产,不够吃。”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无论怎样,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绝对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40年代到50年代,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60年代到80年代时,人们勉强能吃得饱 ,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现在,我国的人口由那时的5.4亿增加到13亿多,但没有出现粮食匮乏的问题。这个预言不攻自破。现在我们用占全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约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

3、吃饭问题。(1949年11318万吨,1978年30477万吨,2004年46947万吨)。我们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品种多,价格便宜,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统计图活动二 农业发展小探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近年,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约13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餐桌上的变化我们现在每天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吃出各种花样来。这在过去想也想不到,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餐桌上的变化过去鲍鱼海参

4、窝头餐桌上的变化把你们现在每天吃的粮食、蔬菜品种和长辈小时候吃的比较一下,得出了什么结论?由爷爷奶奶过去饿肚子,到爸爸妈妈逐渐能吃饱,再到我们能吃到丰富的食物,说明我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瞭望台阅读“袁隆平雨杂交水稻”,思考:袁隆平做出了什么贡献?我们应该向袁隆平学习什么?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袁隆平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为解决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而且还为解

5、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餐桌上的变化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建立了很多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吃。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的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菜篮子工程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

6、”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超市餐桌上的变化绿色蔬菜餐桌上的变化农村集贸市场餐桌上的变化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

7、化呢?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这都归功于我们党的英明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8、,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