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技术交底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

ID:21636261

大小:87.9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3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_第1页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_第2页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_第3页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_第4页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测量工作技术交底为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有序的进行,避免失误,提高精度,在全面展开工作以前,进行测量工作交底。1.基本要求1.1认真执行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设计纸及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1.2各测量控制点、放样桩位、护桩必须用水泥砼加以保护,做到结实牢固、不松动。1.3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中桩复测必须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中桩复测还要与已建成工程或在建工程联测并与其结构物中心闭合。1.4严格控制上道工序未抽检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程序。1.5施工所用测量控制点要求定期复测。1.6测量记录要清楚、整齐、不能涂改,当记录错误时,应

2、用横线划去原错误记录或文字,重新正确记录。2.具体要求重点2.1导线点复测2.1.1按I级导线测量要求,测角中误差5”,角度闭合差(=107no导线的测量应使用测角精度不小于6“,测距精度不小于(5±5ppinXD)的的全站仪,DJ2的仪器观测两个测量回,DJ6的仪器观测4个测回。在附合导线中,可以测量左角或右角,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2.1.2测距要对向观测,相对中误差在1/15⑻0之内。2.2水准点复测2.2.1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用精度不低于S3型的水准仪施测。2.2.2前后视距差不超过5米,累计视距差不超过10米。2.2.3相邻水

3、准点之间闭合差按±6Vn毫米或±20VL毫米精度要求。2.2.4相邻水准点之间测站数为偶数。2.2.5最小读数不能小于0.2米。2.2.6采用往返或两台仪器同时测或改变仪器高法。2.2.7高差比较大的路段应注意前后摇尺。2.3复测报告内容2.3.1交桩情况简介:应交点数、实交点数、桩位保存情况。2.3.2测量仪器合格证书、检定证书。2.3.3全部测量外业手簿。2.3.4实测边长、夹角、高差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表。符合夹角差绝对值小于10"、边长相对误差小于1/15000两个条件为合格的导线点,符合高差之差绝对值小于6毫米或20VL毫米为合格水

4、准点。2.3.5测量结果:符合要求的点、不符合要求的点、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2.4控制点的加密2.4.1控制点布设2.4.1.1要考虑到结构物的位置、要实地堪踏、使控制点满足放样要求。2.4.1.2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对测量工作的影响,将来的通视情况,使其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能满足测量精度。2.4.1.3对大型结构物的控制点资料应加强其自身的相对图形强度,提高相对精度,首先考虑本身控制点精度,如不符合I级导线精度要求就要采取措施,布设控制网或闭合导线、闭合水准,提高相对精度。2.4.2导线点加密测量2.4.2.1按II级导线测量要求,但大型结构

5、物的相对精度要达到I级导线精度要求。2.4.2.22c互差符合要求。2.4.2.3测距对向观测,相对误差小于1/14000。2.4.2.4方位角闭合差绝对值小于167n,相对误差小于1/10000。2.4.3水准点加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具体要求同水准点复测。2.4.4加密报告内容施测方案。控制点布置图。外业手簿。平差计算书。测量控制点成果表(包括设计院所提交的合格点)。精度评定。点之记。2.4.5中桩及原地表复测2.5中桩复测2.5.1对中桩设计坐标进行全部复算,无误后方能复测。2.5.2使用全站采用极坐标法放样。2.5.3对相邻标

6、段进行联测,与桥梁中心线进行闭合。2.5.4报告内容:测设计算数据、放样简图。与原设计单位所测桩位对比情况说明。2.6原地表复测2.6.1使用水准仪、地形尺、皮尺或钢尺。2.6.2按设计图纸上提供的断面施测。2.6.3利用相邻水准点闭合,闭合差绝对值应小于20VL毫2.6.4报告内容:全部外业手簿、横断面高程表。实测中桩高程与设计图纸上中桩高程对比表、比较差。2.7填土或挖土前横断面测量2.7.1测设边桩位置。2.7.2使用水准尺、地形尺、钢尺或皮尺测量。2.7.3按图纸上的断面施测,但断面距离不得大于40米。2.7.4利用相邻水准点闭合

7、,闭合差绝对值应小于20VL毫米。2.7.5报告内容:全部外业手簿。横断面高程表。1.放样3.1对图纸中的各种测量数据进行复核。3.1.1结构物要分两部分复核,首先复核标高数据,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由路线的纵段轴线计算出结构物处中心桩号处的标高;根据纵、横坡计算结构物的路面设计高程,与图纸提供的数据比较。据沥青和桥面铺装厚度计算梁板顶面高程;据板厚度计算支座机顶面高程;据支座形式计算墩(台)顶面高程;据墩(台)、桩长计算柱顶的桩顶面和鹿面高程;3.1.2结构物的控制主要在于装基的平面控制,所以桩的坐标必须复核无误;根据结构物的中心桩号和跨

8、径长度计算出墩(台)处的中心桩号;根据墩(台)的平面尺寸计算出桩中心线的桩号;根据路线的平面曲线参数计算出桩中心处的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各桩的坐标。3.1.3道路主线和匝道中心桩的坐标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