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

ID:21645151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_第1页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_第2页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_第3页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_第4页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互文性角度解读《福》摘要:《福》是库切的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作品。以互文性视角解读《福》,认为库切的《福》和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文本的标题、故事题材和人物三个层面上。本文通过分析文本关系,揭示文本的主题意蕴,为互文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视野。  关键词:小说《福》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互文性    1.概述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以表彰他对世界文学的杰出贡献。作为一名成长在南非的白人作家,库切拥有书写后殖民话题的天然优势。凭借他对那些遭受精神压迫和社会隔离的边缘人群的人文主义关

2、怀,对人生和人类心理细致入微的体察,库切的文字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福》(Foe)是库切的第五部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作品,与英国传统经典小说《鲁宾逊漂流记》有很强的互文性。《福》是对《鲁宾逊漂流记》的大胆反拨与颠覆。本文用互文性理论对《福》进行解读,通过对作品的互文性的分析来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2.互文性理论简介  克里斯蒂娃受巴赫金对话思想的启发,正式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在封闭的文本中,她给互文性下的定义是: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工作的基本要素。吉尔热奈特的隐迹稿本区分了超文与

3、互文的概念,使互文性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过渡。超文性指的是:通过简单转换或间接转换,把一篇文本从已有的文本中派生出来,更是一种模仿或戏拟。本文所使用的互文性概念是指两种情况:第一,甲文的片断出现在乙文中,但无明显的引用标记。第二,乙文自甲文派生出来,乙文对甲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互文性手法包括共存与派生,两种手法可同时出现[1]。  从互文性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可解答的借用的部分在新生状态下如何形成,如何产生于的融会贯通,它们又如何与自己创作的文本共存于一个空间等问题,并了解文本的记忆及其运动。《福》与英国传统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有很强的互文性,可以说《福》

4、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种戏拟。库切通过反拨经典的方式打破了事实与历史一对一的逻辑关系,历史的权威性与的权威性,体现了对文本与历史、作品与之间关系的思考。  3.《鲁滨逊漂流记》与《福》存在的互文关系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近三十年,居然能单枪匹马地重建欧式政治经济制度,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鲁滨逊式的英雄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神话,其中的寓意意味深长。库切通过仿作和戏拟的互文手法改写这一经典神话,以《福》直击殖民主义思想的中心。库切是如何做到对前文本的交流和转换,进而对殖民主义进行强有力的冲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3.1标题

5、的互文  从标题上看,《鲁滨逊漂流记》的作家笛福(Defoe)原本是姓福(Foe)。笛福加上前缀de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听上去更像个声名显赫的贵族。去掉de,Foe即为库切小说《福》的英文标题。去掉前缀,不仅仅还原笛福的真实姓氏,更暗含库切想剥去笛福的意识形态的外套,显露其真实意图。另外,foe在英文中的意思为仇敌,谁是谁的仇敌?是展现小说《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笛福与福的关系?这一暗示给文本阐释提供了多种可能。  3.2题材的互文  《鲁滨逊漂流记》与《福》都属于荒岛文学,都是以荒岛为背景的文学题材。荒岛文学只是一种载

6、体,是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有意识地将主人公放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然后以荒岛为背景加以描写,借以表达所要表达的主题。然而,由于西方各国地理环境和国情各有特点,此种文学作品在西方文学中并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倾向或潮流,只是偶尔出现,或只是构成作品情节的一部分而已。荒岛文学只是一种历时现象,因为取材相同,所以它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特点而聚于荒岛文学的名下。  荒岛文学中的荒岛和社会之间都是由一个相同的环形结构联系着的。一般说来,荒岛文学有这样一条叙事主线:荒岛文学中的人物或有目的地去荒岛探险,或者是由于意外情况落难荒岛,最后除少数坏人或无辜者死亡外,其余得救,终于找到一

7、条由小社会返回大社会的途径。但荒岛文学并不是借荒岛寻求一个逃避社会的处所,它们或表现人与自然的冲突,或寻求一种改造社会的途径,或宣扬的社会政治观点。[2]两部作品都以荒岛为故事背景,展现故事主角与自然的关系和冲突,表达出的观点。从题材上看,《福》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一个仿作。  3.3人物的互文  3.3.1鲁滨逊和“星期五”  两个文本在故事人物上同样出现了重叠:鲁滨逊和“星期五”,但是二者在人物塑造方面却截然不同。在笛福的小说中,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是一个在重商主义、经济个人主义社会背景下不断进取、顽强向上的资产者形象的化身。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8、,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他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