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ID:2166635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_第1页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_第2页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_第3页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_第4页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我国是最早的农耕发达国家之一,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天时的作用。《韩非子》中道:“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北魏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天时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天”是什么呢按现代的说法,“天”指的是宇宙和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大气层中出现的种种气象现象,阴晴冷暖、雨雪风霜,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比如,今年五谷丰收,我们说“老天爷帮了忙”;要是减产歉收,我们就说“老天不开眼

2、”。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天”指的是气象条件,说得确切些,指的是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天时的“时”,农业活动的“时”,不是简单地指时间历程,它要求能反映出农业气象条件,反映四季冷暖及阴晴雨雪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节气,是表示一年四季天气变化与农业的生产关系的。  在我国古代,节气简称气,这个“气”,也就是天气、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已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

3、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节气就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轨道位置,以及地球自转轴(地球南北两极的连线)和公转轨道(黄道面)斜交成的角度而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就使得太阳光射在地球上的位置有时偏南,有时偏北,有时又直射在赤道上。这样,就引起了气候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的圆周角是三百六十度。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太阳直射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气

4、候变化情况,每隔十五度,划分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约十五天。这样,每个月就有两个节气,一年十二个月,刚好合成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十二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十五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节气表示气候情况的变化,二十四个节气就是按照一年气候的变化情况,平

5、均划分为二十四个阶段的意思。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用来划分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为了便于记忆,祖先们根据上面节气名称的顺序,编写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著相连,秋处霉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每

6、句中除一两个字外,其余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节气。如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除天字外,其余各字就是代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其余的各句也可以照此类推。  24节气的来历  所谓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球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段约半个月时间,分在12个月里面。  在古时中国,原用太阴历,它是以月球光面的圆缺晦明、形象变动为基础确定日期的。但是地球上的气候状况,主要取决于地球和太阳间的相对位置,而与月亮无关。  据考证,早在2

7、700多年前的周朝、春秋时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聪明的先人意识到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久久思索后,形成的结果是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暑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影),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即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夏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今日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景台”

8、还保留在河南省篙山脚下的告成镇当是最好的佐证。  到了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吕氏春秋·十二纪》)。至汉时,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其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并确定15日为一节,以北斗星来定节气。如《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旧行一度,十五日为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古人是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十二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