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

ID:21671913

大小:6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_第1页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_第2页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_第3页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_第4页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作物上的示范总结[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147-01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示范产品施肥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拌种、不同时期苗床土壤处理以及本田拌肥处理等肥效效果,验证该产品的实用性和肥效。2试验材料和设计2.1试验品种:稻花香。2.2试验材料:“707”微生物复合菌剂。2.3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三道岗镇前进村高振怀地,试验地老稻田,水库水灌溉,土类为黑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地势平坦,耕层厚度20cm。2.4

2、试验设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分苗床处理与本田处理两个部分,其中,苗床处理在棚内进行,本田采取每处理区一个池子,试验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处理如下:2.4.1苗床处理:处理1:为对照,常规育苗。处理2:“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播种前苗床土壤施肥(拌土)处理3:“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剂2.1叶期苗床土壤处理。处理4:“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插秧前3天苗床土壤处理。处理5:“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

3、菌剂1.5〜2.1叶期苗床土壤处理+“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插秧前2〜3天苗床土壤处理。2.4.2本田示范设计处理1(对照):常规育苗处理2:苗床处理3秧苗+“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肥处理处理3:苗床处理5秧苗+“707”微生物复合剂拌肥处理按本田处理2进行“707”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大面积示范3施肥方法3.1拌种:在催芽前用清水洗净种皮表面残留药液后,使用“707”微生物复合菌剂兑适量水拌种。可以拌种后直接催芽,也可以催芽后拌种,本次试验使用拌种后催芽。肥料用量按每标准床(22平方米)60毫升计算。3.2播前苗床拌土:“707”微

4、生物复合菌剂按每床60毫升用量在做床时喷撒床面,然后与土壤混合,钵体育苗按每床60毫升用量在装盘前拌土。3.3苗床土壤处理:在苗期苗床适当控水的条件下,按每床60毫升“707”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用量喷洒床面,喷肥后喷清水使肥液渗透入苗床土壤中。3.4本田施肥:“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按每亩150毫升拌在底肥里随底肥使用。4田间管理当地生产正常田间管理。5调查、考种5.1基本情况:落实地点,育苗品种、时间,插秩时间等基本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经“707”复合菌剂处理的秧苗与对照相比,除处理4在株高、叶龄、根长没变化外,其余处理均较对照有

5、所增加;在根条和秧苗干重上,处理2、处理3、处理5较对照增加明显,其中处理2秧苗20株干重最高,比对照增加0.22克。5.3考种:室内考种结果(每处理采3点,每点2平方米进行脱粒与室内考种相结合)。从上表看:处理较对照株高分别增加了2cm和3cm;每穴穗数分别增加0.8穗和0.9穗;穗粒数增加了2粒和2.6粒,结实率各增加0.2%;千粒重增加0.09和0.11克;亩增产8.1%和9.7%。6结论6.1“707”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拌种后催芽,出苗齐且苗壮。6.2在苗床处理中,处理2(即“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

6、剂播种前苗床土壤拌土)表现最好,根条数和植株干重最高,秧苗素质最好;其次是处理3(即“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剂1.5〜2.1叶期苗床土壤处理+“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插秧前2〜3天苗床土壤处理),根条数和植株干重较对照增加明显。说明微生物菌剂在苗床使用上,还是拌土效果好于叶面喷施,而在叶面喷施中,在1.5-2.1叶期喷施时好于其他时期喷施。6.3在本田使用中,“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拌肥处理均好于对照,而且处理3(拌种+“707”微生物复合菌剂1.5〜2.1叶期苗床土壤处理+“707”微生物复合菌剂插秧前

7、2〜3天苗床土壤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亩增加49.8公斤,增产9.7%。6.4“707”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水稻苗床使用可以使秧苗健壮,本田使用可增产且增加结实率,宜推广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