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

ID:21672905

大小:11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3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_第1页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_第2页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_第3页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_第4页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教材为《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201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3736页26元笔记类型:由于找不到考试大纲,网上笔记好像与教材不对称,所以自已归纳知识点分数比例:未知题型:未知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一般问题1.实验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广义理解的实验心理学,其对象是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即“实验的”心理学。最早由冯特在《感官知觉理论贡献》中提出。狭义理解的实验心理学,称作“心理实验学”更为贴切,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进行心理实验,即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操作等及与此有关的问题。2.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其发展经过构造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三个阶段。第二节、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作为实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问题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等量、感觉距离、感觉比率、刺激顺序、刺激量的评定。心理物理学在刺激与反应方面的研究方法有:(1)感觉能力的研究方法,如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信号检测论方法、适应性方法等。(2)反应倾向的研究方法,如如差别阈限法、感受等距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评价量表法、对偶比较法等。(3)时间强制选择方法(4)单一间隔法。(5)适应性方法。(6)时间上不确定性和没有规定观察间隔的方法。P8学习心理物理学的意义:(1)心理

3、物理学方法是在实验室研究心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2)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不能仅仅满足定性的研究,定量的分析已是发展心理学不可缺少的环节。(3)学习并掌握心理物理学方法是学习心理学的需要,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需要。第二节、心理实验及其类型什么是心理实验?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实验和观察的区别?(1)实验与观察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仪器进行测定,实验是充分地控制条件,有计划地操纵各个条件,使其发生变化,并观察、测定这种现象的变化。(2)与此相反,

4、对自然状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则不是实验而是观察。(3)可以说实验是能动的实验性观察,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而观察是被动的自然的观察。心理实验分为两种类型:(1)因素型实验。主要探索研究的行为(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函数型实验。研究各种条件怎样影响行为(心理现象)的“怎样型”实验,即研究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一章心理实验的设计第一节、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1、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确立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要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确立假设。假设有两个特性:(1)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假设性。(2)具有推测的性质。2、被试的选定。3、实验的控制。包括(1)刺激变量的控

5、制(2)反应的控制(3)反应的观察、测定与记录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综合。实验报告的写法归纳: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第二节、心理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1、变量的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因变量又称依变量,它是被试的反应或输出,是受测的有机体被观测的方面。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控制变量:心理实验中,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非研究者所选择、确定、操纵、变化而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因素,被称之为控制变量。2、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自变

6、量用S表示,种类有:(1)课题方面的自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4)暂时的被试变量。自变量的控制:(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3)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保证研究的内在效度(4)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3、因变量及其控制因变量用R表示,常称为反应变量。反应变量的控制:(1)规定好反应的操作定义。(2)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3)反应指标的平衡第三节、心理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及其控制1、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效果,而实验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对部分被试变量及暂时被试变量

7、的控制方法:(1)用指导语控制。(2)主试者对待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3)双盲实验法。(4)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5)实验组、控制组法。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1)操作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的消除,无关变量的保持恒定。(2)设计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效果的平衡,无关变量效果的抵消,随机化法和配对法。(3)统计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纳入,统计控制。第四节、实验设计类型及方案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心理实验的大体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并提出假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