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ID:21723068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六国论》教案_第1页
《六国论》教案_第2页
《六国论》教案_第3页
《六国论》教案_第4页
《六国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教案 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论点集中,开门见山,学习时要好好把握。   2.本文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学习领会其语言特点。   3.理解把握分论点的设证方法。   4.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指点迷津】   重点:   1.了解掌握作家及作品。   2.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3.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4.本文的论证方面的特色。   本文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提出论点的方法

2、是先从反面否定(   “非兵不利,战不善”),再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一反一正。使论点显得紧实有力,绝对可信。接着,作者又以反问的形式,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个分论点,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之样,中心论点既显得完整而严密,又与历史实际相吻合。   5.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等论证方法。   6.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在语言上颇具特色,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对偶句,有排比句,有引用句,有比喻句,有疑问句,有设问句,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

3、语言有正面说,有反面说,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二、学海导航【学法指要】   1.词义、组织结构辨识。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动补结构式。处在被秦国征伐灭亡的时候。   揭示:革gé,多义词,(1)名词,皮革,以及皮革做的。如“制革”,“西装革履”。(2)动词,改变。如“变革”,“革新”。⑶开除,撤除。如“革职”“革除”,“革故鼎新”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设关系的一个分句。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分别珍惜自己的国土。   向:xiàng多义词(1)名词:方向。(2)动词①对看,面对。如“向阳”“相向

4、而行”。②将近,接近。如“秋天漠漠向昏黑”。③编袒。如“偏向”。(3)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向。如“向前看”。(4)副词,向来,昔时,过去。如“向无此例”。   思厥先祖父:动宾结构式。想想他(他们)的先人、祖辈、父辈。   提示:厥jué棗多义词   (1)代词,其,他的。如“厥父”,“思厥先祖父”。又:这样、那样的。如“大放厥词”。   (2)副词,乃,才。如“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3)动词,晕倒,失去知觉,不省人事。如“昏厥”。   (4)突厥:古代少数民族,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   暴霜露

5、:动补结构式。暴露在霜露之中。   提示:暴pù暴bào曝pù     释义与例举暴pù暴bào曝pù与bào动词(1)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隳使之然也。(2)暴露。如:暴霜露,斩荆棘。(1)名词,姓Bào,残暴的人。如:暴徒,除暴安良。(2)动词①显现,露出来。如:暴露。②突出,鼓出来。如:急得青筋直暴。③糟蹋。如:自暴自弃。(3)形容词①急躁。如:暴躁。②凶狠,列酷。如:暴行、施暴。③突然而猛烈。动词(1)bù,晒如:一曝十寒,烈日曝晒。(2)bào,曝光。①指感光纸感光。②隐秘的事显露出来。 

6、   犹抱薪救火:动宾结构式。好像抱着柴薪去救火。   提示:犹yóu棗多义词   (1)动词,好像,如同,起比喻作用。如“犹抱薪救火”,“过犹不及”,“虽死犹生”。   (2)副词,尚且,学。如“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记忆犹新”,“困兽犹斗”。   五国迁灭:主谓结构式。五国相继灭亡。   提示:迁qiān棗多义动词   (1)改变,转变。如“变迁”,“时过境迁”。引申成灭亡。如“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2)迁移。如“迁居”,“拆迁”,“岁月迁流”。   (3)调动官职。如“予左迁九江郡

7、司马”。   2.指出下列词灵活用现象   (1)形容词用如名词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义为“范围小的”、“范围大的”)。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大”,义为“大地方”)。   (2)动词活用于名词   ①秦以攻取之利(“攻”,义为“攻战方法”)。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颠覆”,义为“灭亡”)。   (3)名词作状语   ①义不赂秦(“义”译为“在道义上”。)   ②日削月割(“日”“月”为“每天”“每月)。   (4)名词用如动词   ①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

8、”译为“坚持到最后”)。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译为“礼遇”)。   (5)数词用如动词   后秦击赵者再(“再”义“有两次”)。   (6)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却”为“使之却”)。   (7)几个虚词的不同意义与用法  ① 以:   A.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介词)。   B.秦以攻以之外(“用”,介词)。   C.举以予人(“来”,连词)。   D.洎牧以谗诛(“因”,介词)。   ②为: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