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

ID:21726248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_第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_第4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在”“着”探析摘要: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却不能互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正”“在”“着”    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它们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即“进行”或者“持续”的语法意义。但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它们是不能互换的,比如“风在吼,马在叫”中的“在”就不能被“正”或者“着”所替

2、换,可见它们的表达功能并不完全一样。那“正”、“在”、“着”的异同是什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本文正是基于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正”、“在”、“着”语义、功能的相同之处  “正”、“在”、“着”均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持续,在这一点上,很多工具书、语法专著及汉语教科书已经达成共识,下面分别选取《现代汉语八百词》、马真(2004)及《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阐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正”、“在”、“着”的解释如下:  “正”是副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如:列车[正]

3、开往上海。  “在”是副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红旗[在]飘扬;时代[在]前进。  “着”是助词,主要有两个用法:(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用在动词后,动词前可加副词“正、在、正在”,句末常有“呢”,如: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着]。(2)表示状态的持续,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如:夜深了,屋里的灯却还亮[着]。  马真(2004)认为“正、正在、在”均属于不定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在说话时,或在另一动作发生、进行或完成时进行着。  《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P247;P271)认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有三种:用“在”、“呢

4、”、“在……呢”;可在述语前加“正”、“正在”;述语后加“着”。  其他的工具书、语法专著及汉语教科书大都参照上述说法,但是上述分析无法解释的一个现象是,如果“着”、“在”与“正”的功能完全一样,为什么在同一句话中会同时出现两个或者三个标记?更重要的是,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它们是不能互换的,比如“风在吼,马在叫”中的“在”就不能被“正”或者“着”所替换,可见它们的表达功能并不完全一样。而且,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任何语法标记都有自己独立的表达功能,任何两个不同的语法标记都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的功能。  2.“正”、“在”、“着”语义、功

5、能的不同之处  有些人也从不同的方面对“正”、“在”、“着”的语义、功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有潘文娱(1980)、郭凤岚(1998)、陈月明(1999)、杨平(2000)、陈前瑞(2002)、肖奚强(2002)、崔希亮(2003)、石毓智(2006)等。  我在综合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语料的分析发现:“正”、“在”、“着”这三个体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侧重不同的方面。我对此的理解就是:  “正”重在表示事件发生或持续时的时间点,强调的是时点,而不是时段。也就是说,事件报道者关注的是这一时点的

6、动作,至于该动作是否可以持续及持续的时间范围,则不属于事件报道者关注的范围。例句如下:  (1)第二天晚上,我[正]躺在长沙发上就着台灯看书,她下床主动走过来对我说:“……”  (2)分局长率先推开了房门,[正]立在窗前抽烟的刘志斌倏地转过身来,蒙着脸躺在床上的白丽见状,……  (3)在剧场里,我遇到了一个朋友,他[正]为一个人看舞剧打瞌睡而忧心忡忡,见到我大喜,和我旁边的人换了票,坐在我一旁嘴巴不停地说起话来。  例(1)里的“正”是指“躺在长沙发上看书”这一事件进行的时间不早不晚,正好是另一事件行为的主体即“她”下床过来和我

7、说话的时间,也就是说“正”所表示的事件行为的主体(即“我”)动作进行(即“躺在长沙发上看书”)的时间是以另一事件行为的主体(即“她”)的行为(即“下床过来和我说话”)为时间参照的。“躺在长沙发上看书”这一事件进行的时间是该语句的关注焦点(focus),至于“躺在长沙发上看书”看了多长时间和是否持续下去则不是关注的焦点。例(2)、(3)也不例外。  “在”重在表示事件处在进行或持续的过程中,它与整个事件有关,事件的报道者关注的是整个事件的可持续性,至于事件在参照时间点上是否发生则不是关注的焦点,这一点是与“正”的语法意义不同的地方

8、。它所描述的时间位置是从过去的某一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说话的时刻。例句如下:  (4)我知道我的脸[在]一点点扭曲、痉挛、抽搐。  (5)你说,你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在]骗我?  (6)我一向羡慕[在]谈恋爱的人,我从来没谈过。  例(4)表达的事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