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

ID:21732405

大小:2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_第1页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_第2页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_第3页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_第4页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我和永康,同届不同班,是“不一般”的同学。读师范,十五六岁的永康,诗作在《苏州日报》发表,张贴在校橱窗里。在羡慕嫉妒的目光中,永康被保送到晓庄师范。大学的永康,时有文字见报。1996年,江苏省颇负盛名的“教海探航”征文中,永康得了一等奖。1997年,永康获语文组江苏省第一名。永康教书四年。永康做语文教研员时,我还在村小。永康带我这个村小的老同学外出听课,永康带我进语文学科中心组,永康荐我进薛法根为首的语文教改中心组,永康要我给新教师谈教育写作……后来,永康追随贾志敏老师,前往上海。朋友们在网上祝福永康。我留言,10个字,“此地一为别,孤‘朋’

2、万里征”。永康的书一本一本地出来,永康带着松江的语文老师做着一项又一项的改革。只要看到永康的名字,我总感觉很温暖,很温暖。——管建刚谈永康一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三十多年过去,尽管大家努力改革探索,但实质性进展不大,尤其是阅读教学。根本原因还是叶圣陶、朱作仁等先辈反复呼吁的“具体深入研究”不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20世纪90年代,小学阅读教学重提“双基”,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实践中出现过“为训练而训练”的现象。跨入新世纪,语文课程明确定性为“工具性与人

3、文性的统一”,“人文性”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课过度发掘人文内涵、追求“微言大义”成为普遍倾向,往往是得“意”不得“言”,偏离了阅读教学“言意兼得”的目标。然而,矫枉过正。近年来“关注表达”“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成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号,阅读教学的“阅读”本意又渐渐迷失。当下小学阅读教学几乎无“说”无“写”不成课,阅读训练被琐碎机械的“表达应用”所覆盖,“表达应用”也往往因缺乏内容支撑、违背阅读理解规律而收效甚微。“一讲人文就深挖不止”“一讲表达就只有表达”“一关注思维就满堂问答”,深层原因还在于缺乏辩证思考。就一堂课而言,“突出重点”“一课一得”确实应该,但当下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在

4、于:不能完整、深刻地理解阅读教学的“阅读”本意,总站在“阅读”外围“零打碎敲”,盲人摸象,终难把握阅读本质。阅读教学要教阅读。不明确这一点,“少慢差费”的痼疾如何能根治?二让我们回到原点: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阅读教学的价值与使命究竟是什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专家认为,阅读是因文得意的心理过程,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一句话,阅读是人生的伴侣,能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质量,制约着人的成长与幸福。阅读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小学阅读教学应该为孩子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

5、奠定坚实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如此阐述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教会学生阅读,发展其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阅读教学区别于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的本质特征。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明确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关于阅读能力,我国

6、现代阅读心理学家艾伟曾把默读能力分为“四取”:涉猎性“摄取”、存储性“记取”、摘要性“挈取”、涵泳性“推取”。叶圣陶先生也将阅读习惯分解为六项:认知性”查读”、扩展性“参读”、分析性“解读”、意会性“整读”、欣赏性“品读”和鉴定性“评读”。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的阅读心理研究成果传人我国。受其影响,我国关于阅读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基于阅读能力内涵视角,如刘福增指出阅读能力由感知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构成;武永明将阅读能力分解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类则基于阅读方法视角,如钱梦龙认为阅读能力目标体系包括:阅读常规、阅读方式、阅读步骤、阅读心理

7、。笔者从阅读行为类型的维度,将阅读能力分解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迁移能力。认读能力是指对文字符号(音、形、义)作出识别而准确读出来的能力,在阅读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层次。阅读认读的基本行为为朗读与默读(可包括视读、听读、扫读、跳读等行为)。理解能力是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辨认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及想象、推断等,把握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理解是阅读的基本任务,其行为特征是:文字符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