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抑或自我救赎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

ID:21741129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4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_第1页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_第2页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_第3页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_第4页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抑或自我救赎【摘要】知识分子问题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是那些经过实践与理论双重洗涤的“有机知识分子”的斗争与领导问题。葛兰西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中,知识分子作为“综合上层建筑的工作人员”,是冲破资产阶级市民社会这最后一道防线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正是基于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的现实启示,本文以深切的人文情怀时刻关注处于多元思潮侵袭下的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旨在为其寻找一条独立而自主的出路。  【关键词】反思自我救赎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出路  【】B546【】A【】1674-4810(2012)04-0004-03    作为意大利共产党

2、的主要缔造者,作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推动者和20世纪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一生都在践行着无产阶级的革命壮举,尤其是在其比较了俄国十月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形势之后,他针对西方革命的特殊环境,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思想,也称文化霸权理论。而与霸权相联系的是“综合上层建筑的工作人员”,即那些控制着市民社会里的教育、媒介、舆论等领域的知识分子。由此,知识分子问题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便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是经过实践与理论双重洗涤的“有机知识分子”的斗争与领导问题。事实上,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的标准界定、类型划分以及功能说明对正处于多元文化思潮侵袭的当代知识分子来说,无

3、疑具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众所周知,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观此时众生百态:剽窃抄袭的大学教授;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千夫所指的社会学家……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试问如葛兰西所提的“有机知识分子”,抑或那些致力于人民群众的知识分子身在何方?在集体沉默失语的今天,相信知识分子的光芒已成渐然消去之势。然而,沉默不代表是金,失语也不代表失望,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对于重新寻找当代知识分子的出路,以使其走出尴尬而又无奈的境况来说,着实是一次真正的反思与自我救赎。  一组织与领导: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的透视  对一个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葛

4、兰西一直较为关注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所起的功能与作用。然而在意大利革命失败后,尤其是在他参与和领导的工厂委员会破产后,被捕入狱的葛兰西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性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在狱中,他一方面比较了成功的法国革命与失败的意大利革命之间的差别,另一方面又汲取了列宁的知识分子精英说,并对第二国际的索列尔工团主义思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形成了葛兰西后来开创的、具有现代视角的知识分子理论,以至于他被称为是“直接将知识分子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谈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知识分子标准的重新界定  在葛兰西所处的那个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处境是极其尴尬的。一方面

5、,传统上对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划分的观点,使他们不仅独立于各阶层之外,不属于任何政党与阶级,而且独立地担任着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这些从知识活动本身区分出来的知识分子被第二国际的索列尔工团主义“扔在一边”,因为无产阶级自发总罢工的“神话”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并不大。正是这种尴尬的处境,使得当时的人们对这些拥有雅各宾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存在质疑,尤其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被最大程度上给忽视了。  但是,葛兰西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却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离不开其所处的阶级,而其知识活动也只是存在于各种社

6、会关系的一般总体之中。而每个人的活动都有赖于社会关系,都在发展某种知识活动或智力活动,即使是最机械最简单的体力劳动,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也会涉及脑力劳动。接着葛兰西将区分知识分子的标准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所谓知识分子的判定,是根据其在社会关系总和之中的地位及作用来审视的。由此,他最终得出结论:“可以说,一切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一切人都在社会中执行知识分子的职能。”  2.知识分子的类型及其功能审视  重新审视知识分子所存在的问题后,葛兰西在他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分子的二分法,即将知识分子分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两种类型。在葛兰

7、西看来,所谓传统知识分子,并不仅仅局限于其思想的固守与偏激,还在于其知识活动的时间错位性,即历史上产生的知识活动已经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却依旧不合时宜地存在于现今的社会中。这类传统知识分子不仅存在于政治社会之中,掌握着国家暴力机器,例如,政治官员、军事家等,而且还存在于市民社会之中,充当着政治社会的“代言人”,将旧的生产方式或者资产阶级观念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例如,传教士、新闻记者等。事实上,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由于无法跟上新的发展形势,总保留着旧的思想,这一方面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使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