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

ID:21751737

大小:11.8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0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_第1页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_第2页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_第3页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_第4页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起源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在1957年《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分支岭南民居因所处地域、所属民系不同可分为广府、潮汕和客家民居三类,而民居在造型、构造及装饰处理上也因风俗习惯迥异各具特色。通常所讲的岭南建筑即为广府建筑。广府村落多为梳式布局,单体建筑及群体犹如梳子一般,在南北向序地排列成行。陈家祠灰塑西关大屋竹筒楼开平碉楼客家围屋骑楼满洲窗‘三大件’砖雕总体特点1.平面紧凑,类型丰富,组合灵活;2.外封闭,内开敞,密集,方形的平面和空间布局形式;3.庭院天井布置灵活,室内外空间紧密结合;4.良

2、好的朝向和厅堂、天井、廊道相结合的通风系统;5.规整、朴实的外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装修。——《广东民居》陆元鼎具体特征一、山墙1.镬耳墙(锅耳墙):外形在五行中属金,而广府地处南方属火。因金生水、水克火,故山墙取金有镇火之意。山墙博风处常刷成五行中属水的黑色,盼能镇压南方火邪和住宅丁火。具体特征一、山墙2.人字山墙:人字山墙上部呈三角形,从前檐斜直线至正脊,然后又斜直线下至后檐,似“人”字得名,因简洁实用、建造成本较低在广府地区的小型民居中普遍使用。具体特征一、山墙3.方耳山墙:此类山墙是以徽州民居的五叠式马头墙为原型修建的,马头墙竖向跌落的每级高度是垂直的,而方耳山墙竖向跌落的每

3、级是和水平方向成75°的斜线。具体特征一、山墙4.五行山墙:受阴阳五行说影响,潮汕民居将山墙形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类型,又名五行山墙。它们为:“金形圆而足阔”,“木形圆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火形尖而足阔”,“土形平而体秀”。具体特征二、正脊1.龙船脊:岭南地区河网密布,先民有以“船楫为生”的传统,并且有划龙舟的习惯,房屋的正脊两端高跷形似龙船,因此又称为龙船脊。硬山式龙舟脊并不少见,相反它是岭南建筑最常见的。具体特征二、正脊1.平脊,博古脊:小型民居的脊饰常用龙舟脊,或平脊(即普通屋脊,不起翘),大型民居、祠堂则用博古脊。具体特征三、平面布局1.单开间的竹筒楼:即

4、单开间民居,平面特点是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扩展可纵向也可横向。具体特征三、平面布局2.双开间的明字屋:平面双开间,象征“明”字。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组合,由于厨房的位置不同而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具体特征三、平面布局3.最具特色的三间两廊形式:具体特征三、平面布局3.三间两廊:即三开间的主座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住宅。是广东民居最常见的形式。可从正面或侧门设大门,可纵向拓展为四合院形式,也可横向拓展。具体特征四、梁柱广东传统民居在构架方面一般都是墙体承重,上支桁桷和瓦面。一般民居为穿斗式居多。柱有木柱和石柱。厅堂内用木柱较多,也有用石柱的。檐柱几乎都用石柱。方石檐

5、柱青砖墙,大门两侧石鼓台,虾公梁(月梁)上石麒麟,陶塑脊饰高山墙。具体特征五、装饰充分运用岭南“三雕两塑”:“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两塑”即陶塑和灰塑。砖雕灰塑陶塑最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广州陈家祠黄氏宗祠五圣宫新会书院粤东会馆三间两廊方檐柱宗祠龙船脊中厅正脊灰塑三间两廊开敞中厅民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