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4.地图概括

地图学4.地图概括

ID:21765482

大小:11.15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24

地图学4.地图概括_第1页
地图学4.地图概括_第2页
地图学4.地图概括_第3页
地图学4.地图概括_第4页
地图学4.地图概括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图学4.地图概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地图制图综合§1地图概括的基本概念实质:在有限的图面上表示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1.地面广阔范围与地图有限幅面的矛盾;2.地物的空间分布与地图平面表达的矛盾;3.地图内容的负载量与地图清晰易读的矛盾。产生原因;将空间信息庞杂多维的客观世界,清晰地表现在有限的二维图面上,实现由地理数据向抽象、概括的形象——符号模型转变的过程。几个概念地图载负量:也称为地图的容量,一般理解为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地图载负量的两种形式:面积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面积载负量:指地图上所有符号和注记的面积与图

2、幅总面积之比,规定用单位面积内符号和注记所占的面积来表达。例如23,是指在每平方厘米面积里符号和注记所占的面积平均为23mm2。数值载负量:单位面积内符号的个数。对于居民地,数值载负量通常指100cm2面积内的居民地个数,例如163。对于线状地物,通常指1cm2范围内平均拥有的线状符号的长度,称为密度系数。几个概念极限载负量:指地图可能达到的最高容量。适宜载负量: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的该地图适当的载负量。§2制约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2.1地图比例尺是地理信息选取的主要决定因素,也制约了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显示。2.2地图

3、用途与主题地图用途:决定了信息的取舍和概括的程度。上图:1:400万地势图科学参考下图:1:400万地形图教学挂图地图主题:地图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影响了对同一要素的具体处理2.3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地理环境的异样性决定地理要素所处的地位。水系:水乡干旱地区地形:山区平原居民点:山区平原2.4图解限度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比如,一条弯曲的海岸线,细线表示粗线表示直接影响细部表达的程度2.6制图者水平知识水平、创造能力、编图技能、分析研究的深度影响了成图的质量。2.5资料数据的质量直接制约了地图概括的成图质量。§3地图

4、概括的具体措施3.1选取是从大量的制图物体中选出较大的或较重要的物体表示在地图上,而舍弃次要的物体。选取顺序:(1)主要----次要;(2)等级高----等级低;大----小;(3)整体----局部。§3地图概括的具体措施选取方法:1)资格法按制图对象的数量或质量标准作为资格所进行的选取方法。以数量标准作为选取资格。数量资格以质量标准作为选取资格。质量资格长度、高度、深度、坡度、密度、面积等。§3地图概括的具体措施选取方法:1)资格法缺点:1,只用一个标准2,同一资格选取,有时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

5、难以控制各地区间图面负载量的差别。优点:标准明确,简单易行。2)定额法规定图上单位面积内应选取表示对象的总数或密度,依选取的顺序进行选取的方法。2)定额法优点:标准明确,易于操作,可在保证地图清晰易读的前提下,使地图内容变得丰富。缺点:难以与质量指标相协调,也不易反映区域的特点。3)区域指标法在对制图区域类型分区的基础上,以指标图的形式确定选取标准所进行要素选取方法。4)确定选取指标(标准)的数量方法(1)图解计算法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负载量确定符号选取指标的方法。常用于居民地选取指标的确定。表达式为:S=n(r+p)式中:S—面积负载

6、量、n—符号个数/cm2、r、p—符号与注记面积(2)开方根规律法由费·特普费尔(德,F.Topfer)提出的建立在经验规律上的一种数学模型。模型:式中:NB、NA—新编图与资料图的地物数MB、MA—新编图与资料图的比例尺分母(3)等比数列法以制图物体的长度(大小)和间隔(密度)为选取依据,进行等比分级并构建成二维的关系表。选取指标临界值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1,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2,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在任何情况下舍弃的都应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而把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保留在地图上,使地图

7、能保持地区的基本面貌。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3.2简化为显示制图物体的重要特征,删除次要的细部而采用的一种措施。基本规律: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如河流、海岸线、高速公路等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3.2简化1)质量特征的简化以概括的分类取代详细的分类,或以高一级的分类

8、取代低级的分类。如居民点:首都、省会、地级市、市、县、镇简化为:首都、省会、市、县2)数量特征的简化以分级的级数取代数据的个数,或扩大等级间距(级差)以减少分级数。分级的等级愈多,概括程度愈低。数量特征的简化主要表现为减少数量分级,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