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

ID:21768081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_第1页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_第2页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_第3页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_第4页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1.概述XXX剂是我公司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称号的一种液体制剂。该产品的特点是药效明确,药性稳定、安全、卫生、外观澄清。因此在该产品的整体工艺设计上采用了非最终灭菌方式,并用棕色半透明塑料容器盛装。我们拟采用的工艺方案如下:原药液→粗配液→精配液→除菌过滤→无菌灌装→成品。为此,我们验证小组对所用的除菌过滤系统进行了验证,以确保按本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稳定、安全卫生,且外观澄清度也符合规定。1.1验证对象液体制剂车间配制岗位所用的除菌过滤系统,1.2验证方法我们采取前验证方法进行验证。1.3验证目的除菌过滤系统在我们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地

2、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通过它来达到药液中除菌的目的。这套系统本身的合理性对产品质量保证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对该系统作前验证,来建立有科学依据,且有可靠质量保证的过滤除菌系统,以维持全套工艺流程的稳定性。2.验证小组结构2.1参与部门生产部、质量保证部2.2参与人员职责人员职务负责过滤系统的操作生产部、工人负责对过滤系统微生物采样及培养质量保证部、质检工程师负责对过滤系统滤出溶液的成份分析质量保证部、质检工程师负责整个验证方案实施、协调生产部、工艺工程师负责检查、确认验证结果质量保证部、主管工程师3.验证需用的硬件、软件3.1硬件3.1.1过滤系统组件及设备过

3、滤系统组件及设备的构成如下:序号名称功用数量10.45μ聚丙烯筒式滤芯作为预过滤,截留大的沉淀1支20.22μ聚醚砜筒式滤芯除菌过滤1支3圆筒式滤筒+底座(带压力表)滤芯支持物2支4不锈钢自吸泵输送药液1台5不锈钢连接管路、辅助零件输送药液若干3.1.2计量仪器一览表计量仪器型号数量上次校正时间转子流量表2个秒表2个电子天平FA11041台比重计3支压力表P0.64只温度计D1002支液相色谱仪LC-10AT1台分光光度计751GW1台3.2工艺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验证内容可接受标准1.微生物挑战性实验菌量107个/㎝2过滤面积2.无菌过滤后液体带菌量≤10个/m

4、l3.活性成份含量变化情况过滤后有效成份≥97%过滤前有效成份4.澄明度无异物5.卫生安全性指标见过滤器厂方所附资料6.滤芯起泡点压力(临界压力)≥0.31Mpa4.验证过程对本过滤系统工作的验证,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a.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b.对有效成分的截留验证。c.滤膜完整性验证起泡点试验。d.可溶出成分的卫生安全性验证。4.1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4.1.1验证目的用过滤含有定量指示细菌的培养基,模拟实际过滤工艺的方法来确认除菌过滤器的过滤能力。4.1.2指示菌a.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该菌平均

5、直径0.3μm。它不能穿透孔径为0.22μm的滤膜。指示菌量=过滤器膜面积(㎝2)×107个/㎝2我们所用0.22μ聚醚砜滤芯的有效过滤面积为0.7㎡故所需指示菌量为:7000(㎝2)×107=7×1010个b.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缺陷假单孢菌规格为1010个/菌片,所以我们投入的指示菌量为七片菌片。4.1.3试验压力及流量a.0.2MPab.2L/min4.1.4试验装置示意图4.1.5试验用培养基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4.1.6试验环境:10000级HAVC系统环境4.1.7试验步骤a.将过滤系统灭菌

6、;b.用空白培养基浸润过滤器,之后进行过滤器的完好性试验;c.将此溶液用一阴性对照用无菌过滤器过滤,培养并检查无菌;d.将事先标定浓度的微生物悬浮液装入适当容器,并对待试验的过滤器。进行挑战试验,操作同上;e.进行过滤器完好性检查,确认试验过程中滤膜没有损坏;f.培养观察结果;g.结果评价。如阴性对照过滤器获得阳性结果,则试验无效;如挑战试验的滤液中长菌,则过滤系统不合格。4.1.8试验记录及表格实验次数日期所用微生物菌种微生物挑战性菌量所用滤芯过滤后液体带菌量(个/ml)阳性对照生长情况规格类型123454.2滤膜完整性验证4.2.1验证目的用于确定使用的过滤系

7、统滤膜孔径与验证规定使用的孔径相符,完整性达到要求。4.2.2试验方法4.2.1.1滤芯的“预湿润”为增加流通量,过滤芯子要用表成张力较低的液体“预湿润”。尽管湿润可能过增大压力强制进行,但为了安全,不使滤膜破损及保证充分湿润,滤芯还是应该预先浸湿。4.2.2.2试验装置示意图4.2.2.3起泡点试验步骤a.装上滤筒后关闭阀1;b.旋转取下压力表,将纯水慢慢倒入过滤器;c.当液体溢出时,将压力表装好,保证密封;d.开启压缩空气或氮气,开启阀1,阀2;e.缓慢加压到0.31kg/㎝2,控制30s,观察滤器的气泡处。例如,筒体连结处及O型密封圈安装不严密或者滤膜没有被

8、完全弄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