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

ID:2176854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_第1页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_第2页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_第3页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_第4页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室2010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工作总结2010年,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一切按照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进行运转。回顾2010年的建设成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条件建设实验室在拥有多种先进、高性能的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和输出以及遥感数据采集设备的基础上,建设了GPSCORS数据接收站,并与江苏省CORS系统组网运行,招标采购了激光雷达、室内液体反射率测量仪、红外显微镜、离子色谱仪、360°全景照相机、地下管线探测器等数据采集、分析设备,使本实验室在地学空间数据采集、分析的设备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数据资料方面,已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民

2、国以来历史航空像片的收集、整理工作,建设了庐山虚拟实验基地的空间数据库(包括DEM、DLG、现势卫星影像、重点区域360°全景影像等);图书及数字文献资源进一步丰富。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加强实验室原有教师队伍和引进教师之间的融合、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规划研究方向,形成了4支有创新能力、团结合作的研究队伍,且各研究队伍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解决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这种既团结合作、又有所专的梯队配置使我们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在申请国家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主要科研项目中,这一机制为成功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验室遵循“送出去、请进来”的队伍建设战略,选派5位教师

3、分别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等进行学术访问及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地形分析2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对实验室所有研究生组织统一选题、统一答辩。实验室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6人、博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进站2人,博士后出站1人、毕业硕士研究生87人、博士研究生15人。研究生学位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3名博士研究生获教育部资助赴美国NASA,Northgolf研究所、密西西

4、比州立大学进行合作培养,资助2名博士生新加波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生参加全国建模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在对实验室科学研究方向进行整合和凝练的基础上,在江苏省科技厅的支持下,2010年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东亚季风演化与区域环境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申请报告,并参与了评审答辩,虽然未能成功申报,但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为后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取得了经验。四、科学研究及进展2010年,实验室承担国家“863”、“973”、“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青年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

5、含重点3项)、国家863、支撑计划课题15项;承担面向江苏省地方建设和管理的开发与社会服务项目33项。当年实际到帐经费达1943万元。当年申请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基金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技二等奖2项、国家测绘科技三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9项、专利公开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研究专著译著3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研究论文136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46篇)。针对研究方向,开展科学和技术的攻关,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具体情况如下:(1)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研究方向针

6、对车载移动三维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车载多传感器集成系统的定位模式,解决了数字立体摄影系统标定、近景影像自动匹配与立体量测、影像与激光点云的配准及重要地物目标自动识别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针对机载、车载及地面Lidar数据的处理,解决了多站扫描点云高精度自动拼接及拼接区域冗余点云的消除问题,提出了对密集采样点云按Delaunay规则进行扫描对象的三维表面建模、基于边收缩的三维表面模型简化、以及保持拓扑特性的视相关LOD模型实时构建及其更新方法;发展了基于视频影像的空间信息获取方法,制定了融合视频、音频、定位信息一体化的可定位流媒体数据规范,研制了集可定位视频采集

7、、传输、存储、分割、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可定位影视直播系统;提出了基于交比、角锥体原理的单幅/帧图像几何量测方法;发展了集成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地理场景重构的方法,实现了虚拟地理场景的快速构建;发明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可实现平台无关的、支持多立体观察方式的三维地理场景实时真立体展示和交互。从空间认知出发,分析了地理空间现象尺度、模型尺度、采样尺度和表达尺度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总结了三维空间认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GIS数据模型,即几何代数空间数据模型,以及综合“对象”模型和“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