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

ID:21779844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_第1页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_第2页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_第3页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_第4页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孙子兵法》与胃痛的治疗策略[]《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将其巧妙地运用于治胃痛,对医者的治疗思路、胃痛的治愈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从“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战胜无复,形于无穷”“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合而攻之,斗众如斗寡”“不用乡导,不得地利”“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正合,以奇胜”“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这八方面探讨胃痛的治疗策略,将兵法具体内容与临床病案相结合,旨在深化中医的文化内涵和提高临床的治病疗效。  [关键词]《孙子兵法》;胃痛;用药如用兵  []R322.44[]A[]1005-0515(2011)-11-381-01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

2、最杰出的一部兵书,近年来随着其在各领域的巧妙运用,以兵法指导治病越来越受关注。胃痛,是上腹胃脘近心窝处被病邪入侵而疼痛,如同敌军觊觎已久的领土被敌军占据、改革而变动。这些改革同时会引起领土上其他方面的反映,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敌军的精兵强将有寒热湿诸邪、生冷辛辣、肥甘厚腻之食物、忧思恼怒、劳倦等。现代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都属于胃痛范畴[1]。  《孙子兵法·地形篇》有言:“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想要打败这些敌军,就必须深谙兵法上的战略。辨证论治,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属实者

3、,治以祛邪为主,有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清热化湿、化瘀通络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有养阴益胃、温中健脾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2]只有掌握胃痛的种类、部位、程度,熟知药物的特性、剂量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才能巧用药物,战胜疾病;只有用药符合时间规律,切中病机,辨明经络,选准攻守的部位,胃痛的治愈才会无往而不胜。  1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孙子兵法·地形篇》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积极掌握主动权、考察地形险要、计算道路远近,这些都是智慧的将领必须掌握的要点。由此治疗胃痛用药

4、前,正确判定病情病证是关键。  案例[3]:许某,女,45岁。主证:近半年来,胃脘经常胀痛,伴有饥饿感,喜热食,进食痛减,饭后半小时目痛加重。平日食量很小,常暖气,夜晚胃痛影响睡眠。舌质淡红、舌体胖,舌尖红,苔薄白,脉濡数。钡餐透视为胃窦炎,心电图提示为心肌炎。  《伤寒论》言:“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患者胃脘胀痛而进食痛减,属“满而不痛”,为“痞”,分析以上症状属寒热错杂,气机不畅,且寒重于热,并兼气血不足。故用半夏泻心汤,干姜加至9g。  2战胜无复,形于无穷《孙子兵法?虚实篇》曰:“兵无常势,水无常

5、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如果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可以叫做用兵如神。同理,胃痛病情也是不断变化的,所用的药物和治疗措施都不该是简单的重复,而应根据不同的阶段辨证论治,随患者的具体症状加减药物、变换治疗措施,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所谓“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当抓住主证与兼证用准方药。嗳气者,选加柿蒂、沉香、枇杷叶、刀豆壳、枳壳、竹茹;反酸者,选加莪术、五灵脂、甘松、乳香、没药、乌贼骨;胁痛者,选加白芍、白术;虚痞者,选加南北沙参、党参;便

6、秘者,选加莱菔子、火麻仁、白芍、枳实、沉香、桃仁、麦冬;脾虚便溏者,选加白术、炮姜炭;便血者,选加槐花、地榆;口苦、口臭者,选加藿香、山栀、豆蔻;口干者,选加天花粉、葛根、升麻、黄芪、桔梗、玉竹;伴胃癌前病变者,选加白花蛇舌草、莪术、半枝莲、三七粉、薏苡仁等。  3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我专而敌分”指把众多的敌人分割开来,我方集中兵力专攻一处,如此我方兵力在这一处就远远超过敌军。因而这样分阶段地逐步各个击破敌军,达到“敌虽众,可使无斗”的目的。在治疗胃痛的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分阶段地逐一治疗,用药集中对症,使敌方前

7、后不能互相救援,其战斗力就会消弱,就可以少胜多,取得良疗。  案例[4]:冯某,男,16岁。初诊:中脘疼痛,历时三四年,发则剧痛不可忍,头上冷汗出。诸医多作虫治,罔效。诊见患者形体瘦弱矮小,面色萎黄无华,纳少神疲(每餐仅能吃米饭30g左右),爪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此属脾胃虚寒,第一步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治宜黄芪建中汤加味。方用:炙桂枝6g,炒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30g,炙黄芪9g,炒当归9g。6剂。  二诊:中脘已不觉痛,每餐食量增至60-90g。然仍面色萎黄,爪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