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

ID:21780974

大小:7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4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_第1页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_第2页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_第3页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_第4页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对核心力量训练、悬垂训练、振动训练等功能性力量训练进行研究之后认为:这些功能性力量训练从结构到属性,以及方法、手段、负荷等方面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研究,并且具有浓重的健身康复特征;我国部分教练员对功能性训练缺乏理性认识,实践中把功能性力量训练由辅助地位提升到主导地位;建议以理性客观的批判态度,重新审视功能性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合理地位,并通过实践和研究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专项竞技能力  :G808文献标志码:A:1006-7116(2013)01-0098-0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

2、发展,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借鉴,竞技体育力量训练也引入了一些新型训练方法,功能性力量训练就是其中的一种。该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悬吊训练等。这些新的功能性力量的训练方法,确实在训练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训练思路,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上的不足,特别在发展运动员的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我们在训练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上,应该服从于专项的需要,只有在训练控制过程中,在各个维度都能“专项化”地进行,那么人体有序状态的发展才会更趋向于最佳[1]。而目前这些功能性力量训练,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对竞技能力提

3、升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从医疗康复方面转化过来的,并且从结构、属性、内容等方面,对专项竞技能力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以多维的视角辨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将有利于运动训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1核心力量训练辨析  核心力量训练其概念始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和生理特征,而所谓“核心”是指人体躯干的中间环节,主要区域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含29块肌肉[2]。核心力量训练最早应用于人体康复领域,在1985年Panjabi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 stability)的概

4、念,并认为脊柱稳定性应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等。在功能上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身体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动作发力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四肢活动过程中,核心部位对力量传递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并对各种运动的姿势,以及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的实施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3]。  1.1核心力量训练的机理及功能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躯干核心部位的肌群以及深层小肌肉的力量、平衡、稳定等能力。稳定肌是核心力量训练刺激的主要对象,它起于脊椎,位于脊柱深部,多呈键膜状;从肌肉的工作形式来看,静力性工作方式是核心力量部位肌肉工作的主

5、要方式[4]。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群以慢肌为主,这种肌肉在长时间持续活动时才能被激活,运动时通过离心收缩控制锥体活动,并控制脊柱的弯曲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为有效传递动力提供支持[5-6]。核心力量训练中,多裂肌属于核心部位的重要肌群,根据生理学机制可知,多裂肌最重要的功能是运动感觉和本体感受。由于训练中身体姿态是在高度不稳定支撑的状态下进行的,而这种状态就成为激活、募集核心稳定肌的有效方式[7]。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肢体运动链工作的效率具有一定的效果,由于技术动作的完成是依靠动量在各个环节间传递实现的,而运动链是参与动作完成的重要环节,所以提高核心

6、部位的稳定性,将有利于肢体力量有效的传递。如下肢力量向上肢传递过程中,核心稳定性不仅可以有效传递下肢力量,而且对上肢或者所持器械建立稳固的发力点,因此,能使器械或者肢体产生最大加速或减速的作用,相反,也可以将上肢动量传递给下肢,调整下肢肌群的用力特征,从而提高上下肢运动时协调工作的效率[8]。  1.2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反思  1)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差异。  核心力量训练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完成各种力量动作,从而增强腰腹力量。在此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系统不断的调整自身的不稳定状态,实现训练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传统力量训练分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

7、。相对于核心力量训练而言,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器械或地面提供的稳定的反作用力支撑身体,实现肌肉力量的增强,所以,传统力量训练是基于支撑状态下的稳定环境下的练习。而核心力量的训练在目标、:对核心力量训练、悬垂训练、振动训练等功能性力量训练进行研究之后认为:这些功能性力量训练从结构到属性,以及方法、手段、负荷等方面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研究,并且具有浓重的健身康复特征;我国部分教练员对功能性训练缺乏理性认识,实践中把功能性力量训练由辅助地位提升到主导地位;建议以理性客观的批判态度,重新审视功能性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合理地位,并通过实践和研究进行改进和完善

8、。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专项竞技能力  :G808文献标志码:A:1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