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ID:21783429

大小:3.33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0-20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OADINGLOADINGDGI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primaryhypertension1血压(bloodpressure,BP)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emicblood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2血压波动季节性波动:冬天血压往往比夏天高昼夜波动:“两

2、峰一谷”受外因的影响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3病历讨论4病历介绍患者男性,48岁,司机,主诉:头痛、头胀一个月。患者于一个月前情绪激动后出现头顶部闷胀痛,无发热、咳嗽,无恶心、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为160/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与复方降压片口服。期间多次测量血压,一直波动在140-170/90-110mmHg之间。自诉睡眠欠佳,血压反复增高担心影响工作。5病历介绍既往史:吸烟史二十余年,每天20支,无饮酒史,喜咸食。26岁结婚,育有一女,配偶及女儿均健康。家族史:其父亲50几岁时发现高血压

3、,父亲在3年前70岁时因脑出血去世,妹妹45岁时诊断为高血压病。6病历介绍体格检查:体型微胖,步入病室,表情焦虑,神志清楚,查体合作。T36.2℃P78次/分,血压160/100mmHg。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无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各房室内径正常,左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及运动正常。双肾及肾上腺超声:正常7问题1.该患者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2.请你提出3个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8主要内容病因和发病机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概述9概述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欧美国家高于亚非国家,工业化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

4、呈上升趋势。2002年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病人约1.6亿。102流行病学特点↓↑欧美工业化国家美国白人发展中国家亚非美国黑人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城市农村11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现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三高三误区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12患病率高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13致残率高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200万其中2/3致死或致残现有中风患者700万14致死率高每年死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41%15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

5、06年1月16日(www.medth.com)16三个误区不愿服药降压鞋降压表降压草不难受不服药无症状不服药血压正常就乱停药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17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95%。由某些明确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占5%。长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定义18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主要器脏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定义19病因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占60%1、遗传因素:可能

6、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2、环境因素:1)饮食:四高二低摄盐过多;高蛋白饮食;饮酒;高动物脂肪饮食。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低钙饮食;2)精神应激20病因3、其他:1)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以20-40为正常范围)2)口服避孕药;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21发病机制1、血压主要取决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周围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MBP)=心排血量*总外周血管阻力(PR)22发病机制2、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是总外周血管阻力相对或绝对增高1)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2)肾性水储溜3)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4)胰岛素抵抗5)

7、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6)其他:动脉弹性功能23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变化神经递质浓度与活性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小动脉阻力增加高血压各种病因发病机制24血管紧张素原(肝)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血容量增加BPRAAS的影响25胰岛素抵抗Na+肾小管重吸收(1)增强交感神经活动(2)Ca2+Na+(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