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

ID:21805508

大小:1.3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_第1页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_第2页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_第3页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_第4页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推荐表(预)推荐学校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岗位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候选人姓名:李璐候选人国籍:中国候选人现任职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学科领域分组:材料科学组填表时间:2015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说明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二、本表第一至六项由候选人本人填写并签字确认,学校负责审核。三、本表第七至九项由学校负责填写。一、简表姓名李璐性别男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82-11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光电材料与器件最后学历2012年06月毕业于电子

2、科技大学学位博士现任职单位[中国]重庆文理学院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现任行政职务院长助理现任职务级别正科级所属学科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现从事专业关键词光电材料,复合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发光材料与器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微纳米敏感材料主要学术兼职在学术界,申请人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多次为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长期担任AdvancedMaterials,AppliedPhysicsLetters,OpticalExpress,OpticsLetters,OrganicElectronics等多个国际期刊

3、的审稿人。个人简历12/2014–至今重庆文理学院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研究员07/2012–12/2014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软材料实验室博士后11/2009-12/201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软材料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09/2008-06/201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09/2005-07/2008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09/2001-07/2005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本科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1“近五年”起算日期为200

4、9年1月1日。本表中所有“近五年”均按此解释。(限800字)在美留学期间,围绕有机光电子材料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在这些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在《NaturePhotonics》、《NatureCommunications》、《AdvancedMaterials》、《ACSNano》、《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ChemistryMaterials》、《ScientificRepo

5、rts》等权威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6篇(1篇IF>30,8篇IF>10,总引用次数超过1000次,H-index已达到16),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累计15篇。此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专利共56项,其中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6项,已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实现技术转让。许多学术杂志、电台、电视及大量网络媒体都曾对申请人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和认可,包括《NatureMaterials》、《NaturePhotonics》、《ChemicalSocietyReviews》、《MaterialsToday》

6、等高水平期刊,美国材料学会的《材料研究通报》(《MaterialsResearchBulletin》)等。其中《NaturePhotonics》用两页的篇幅对其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在学术界,申请人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多次为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长期担任AdvancedMaterials,AppliedPhysicsLetters,OpticalExpress,OpticsLetters,OrganicElectronic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平台、基地、团队简况申请人将延承涂铭旌院

7、士“大爱无疆,科教报国”的团队精神,以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光电材料和微纳米材料研发及测试服务中心、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的优质科研平台作为依托,尽本人所能,竭力提升实验室建设和团队建设发展速度,使本单位的硬件和软件在较短时间内同步基本到位。与高校、企业协同发展,高效平稳地开展科研及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引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勇攀高峰,带领团队在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领域做出突出成果,在国际国内建立起更广泛的知名度和更高的认可度。  研

8、究方向紧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先进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立足于“能源”和“新材料”这两大主课题,结合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支柱产业的规划。在实现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择优支持基础上,三年内获得并主持国家和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开创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术论文发表质量及科研经费申请数量均达到同类研究领域领先水平,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