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

ID:21850008

大小:60.1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_第1页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_第2页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_第3页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_第4页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景德镇窑影青瓷之美隋唐大运河考古成果名震中外,大量古陶瓷的出土无疑是亮点之一,其中囊括了二十多个窑口的瓷器,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器即是其中之一。安徽淮北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隋唐大运河考古出土的宋代影青瓷,今选出4件介绍予读者,并借此谈谈对影青瓷的一些认识。一、隋唐大运河出土景德镇窑影青瓷品鉴宋影青釉瓜棱花口瓶1)高15.4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7.6厘米。口部以连弧线分成八瓣花口,向外翻卷,束颈,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凹凸弧线,将瓶身分成瓜棱形,圈足外撇,造型别致。胎薄,可透指影,通体施影青釉,釉色晶莹。宋影青釉葵口碗2)通高4.3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4.6厘米。敞口,六葵口,内出

2、筋,弧腹,圈足,整体造型精美规整,形制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除外底均施影青釉,色泽匀静润泽如凝胎。内底饰刻划有牡丹花纹,纹饰刻划的深浅相宜,纹理细腻,纹样清雅,刀法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影青釉的精妙所在体现得淋漓尽致。宋影青釉瓜棱形执壶3)通高9.5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4.9厘米。是影青瓷中的代表之作。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壶敞口呈花形,短颈,壶腹饱满圆润,压印十六条纵向凹槽,作出数瓣纵贯腹部的弧形凸棱。外撇长流和执把形制优雅流畅,上端高度相等,圈足宋影青釉素盏托4)通高9厘米,杯口径7厘米,足径3.5厘米,托腹径12厘米,足径6.4厘米。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

3、,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带青的影青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较厚,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纹饰。器型清秀典雅。宋代点茶之风盛行,盏托可说是宋人饮茶的必备之物。二、关于影青瓷的几点认识“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shanzhi)之器,洁白不疵,故鬻(yu)于他处,皆有‘饶玉’之称。”南宋蒋祈在其著作《陶记》中对青白瓷这样赞誉。自此之后,我们的陶瓷典籍中,青白瓷“饶玉”之说一直沿用,有口皆碑,成为定论。宋人彭汝砺在一首诗中写道:“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景德镇宋时属饶州府浮梁县辖区,琼玖为玉名。诗句赞颂了瓷工的心灵手巧,制作的青白瓷

4、可与美玉相媲美。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亦有“佳节又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词中的“玉枕”指的就是色质如玉的青白瓷枕。青白瓷器美如玉,在宋元时期已成为人们的审美共识。晚清时,人们将青白瓷称为“影青瓷”,“影青”一词更显文雅,更能体现青白瓷美轮美奐的意境。笔者曾求学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对风靡瓷苑的影青瓷情有独钟。借一句董必武先生初访景德镇时留下的诗句“青白釉倩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殊;艺精雕削神如活,绘胜描摹采欲敷”来倾述笔者心中那光致茂美、影韵风雅的影青瓷在釉色、纹饰、技艺、造型等方面独树一帜的特别之美。它的制造工艺、造型款式和装饰纹样等无不凝聚着当时社会先进的科技成就和崭新

5、的思想意识。L胎质温润如玉,釉色清雅“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如图1、图2;二是淡青闪黄,如3、图4,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影青釉瓷器胎骨洁白,釉色清丽淡雅,青中有白、白中显青,釉面晶莹透彻,釉质温润如玉,胎质坚致腻白,胎体细薄玲珑,常在器壁雕有精美的纹饰。由于釉面玻璃质感强,因此在已刻划的纹饰轮廓线内外形成积釉现象,呈色较深,当光线透过器壁,与雕饰图案阴影交迭,呈色变化丰富,可映现出青色的雕花纹影。许之衡先生的《饮流斋说瓷》一书说:“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道出了影青瓷

6、釉素胎薄、对光见影的特点。“影青”瓷还有“映青”、“隐青”、“罩青”之名。古陶瓷鉴赏家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记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映青,以其釉汁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其记述的瓷质、釉色、产地、时代都与影青瓷吻合。影青釉的出现即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浅素淡雅的风格选择和追求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更是人类社会风尚的更新和文明程度发展的重要体现。2.装饰纹样清雅,韵味浓郁影青釉瓷器常在器壁雕有精美的花饰,常见的图案有:人物、风景、瑞兽、祥禽、鱼藻及牡丹、荷莲、菊花、月梅、石榴、樱桃等。同时在器物上还有一些辅助性纹饰,主

7、要装饰在器物的口沿和圈足部位,多为二方连续图案,人们称其为“边角纹样”,常见的花纹有:水波纹、莲瓣纹、蕉叶纹、葵瓣纹、菊瓣纹、云雷纹、回纹、弦纹、鼓线纹、海浪纹、钱纹、圆圈纹、曲折纹等。其中花卉纹饰主要以缠枝、折枝两种手法装饰。缠枝又称穿枝、转枝,是影青刻花应用较多的装饰手法。其构图原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缀叶子,形成枝茎缠绕、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