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

ID:21856503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_第1页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_第2页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_第3页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_第4页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语义特征及语用情况摘 要:从语义特征角度,分析古代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异同点,借此说明二者在表义程度与句法环境中的适用性,从而使意义阐释更加清晰,并利于古代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千万;万万;语义特征;表义程度  一、引言  诚然,现代汉语中对“千万”和“万万”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且大多研究都集中在二者作为副词的语法化现象。相反,关于二者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的研究却很有限。从对语言材料的,我们发现二者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虽与现代汉语中的相似,但在语义及语用特征方面却存在着差异。  二、“千万”与“万万”的基本词义  过去,学者较多地关注“千万”与“万

2、万”的副词用法。不可否认,二者在这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可比性,但与一般的副词不一样,古汉语中“千万”与“万万”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并且二者在表义程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性。  在《汉语大词典》中,“千万”有以下几个义项:①形容数目极多,亦比喻极其纷繁。②犹非常,十分。③谓差别极大。④指众百姓。⑤犹务必。表示恳切丁宁。⑥决然,亦谓确确实实。而“万万”的义项则相对较少:①指极大的数目。②数目。一万个万,亿。③绝对,无论如何。④远远胜过;超出许多倍。表示相差的程度很大。  从词义与词性相近或相同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词确实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首先,二者都可以作形容词使用,一是表示数量大或多;二是表示相差的程度大。其次

3、,二者都可以作为语气副词,表示“一定”、“务必”、“绝对”,在某些句子中,甚至可以互相替换。但是,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语义特征方面,而这些差异并不是词典中的片言只语能准确反映出来的。  三、“千万”与“万万”的语义及语用特征  从构词形式上看,“千万”与“万万”都是由位数词结合而成的,二者词义也是由数词词义虚化而来的。朱德熙先生曾说过,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如果光注意形式而不注意意义,那只能是废话,如果光注意意义而不注意形式,那只能是胡扯。他在《语法答问》一书中提到,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二者在古代汉语中

4、的语义及语用特征所在。  (一)作为形容词  上文提到二者作为形容词时,有两个相近的词义:  一是“千万”与“万万”都可以用于形容数量大,例如:  (1)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三国志·卷十五》)  (2)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韩愈《秋怀诗》之三)  (3)粟赤千千窖,军雄万万儿。(贯休《寿春节进》诗)  (4)万万层层光瑞影,似林宝树放花开。(《敦煌变文集新书》)  从以上例子可见,虽然“千万”与“万万”都有表示数量大或多的含义,但究其词的本质来看,“千万”用于指确数时,指的是“一千个万”,而“万万”指的是“一万个万,即亿”。在计数上,“万万

5、”所指数量明显比“千万”要大得多。另外,从韵律句法学的角度分析,“重叠是韵律词实现的一个方式。”①朱德熙先生认为,重叠式表示的意义,总是跟“量”,“人的主观观念”等有密切联系。同样地,根据语言的象似性观点,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有一定理据性的,即类象地形式的量的增加往往反映概念的量的增加。“万万”一词是“万”的重叠式。“万”本身已具有表示“极言其多”②的词义,那么“万万”以重叠的方式出现于句中,更能达到表义与韵律方面的要求。  显然,若把例(4)中的“万万”换成“千万”,虽在语义及句法上都是合法的,但是却不合乎韵律的要求。“千万”一词的语音轻重形式为“前轻后重”,而“万万”

6、一词则是“前重后轻”式,因此在例(4)中二者并不能相互替代,否则会使得与紧接其后的“层层”一词的语音轻重形式不一致,使得句子读起来较为拗口。到此,我们可以把“千万/万万”的差异归纳如下:  表一③  二是“千万”与“万万”用作形容词时,还可以表示差别大的意义。例如:  (5)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而实异者也。(《韩非子》)  (6)故夫人通《孝经》、《论语》及涉猎史传,趣向绝出流俗万万。(宋濂《故贤母熊夫人碣》)  从北京大摘 要:从语义特征角度,分析古代汉语中“千万”与“万万”的异同点,借此说明二者在表义程度与句法环境中的适用性,从而使意义阐释更加清晰,并利于古代汉

7、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千万;万万;语义特征;表义程度  一、引言  诚然,现代汉语中对“千万”和“万万”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且大多研究都集中在二者作为副词的语法化现象。相反,关于二者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的研究却很有限。从对语言材料的,我们发现二者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虽与现代汉语中的相似,但在语义及语用特征方面却存在着差异。  二、“千万”与“万万”的基本词义  过去,学者较多地关注“千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