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

ID:21859893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_第1页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_第2页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_第3页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_第4页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学与实用主义法哲学的融通  儒家法哲学可以被看做实践法哲学的一种形态,这是经过创造性阐释的思想结果;实用主义法哲学也是实践法哲学的一种形态,这种思想意向既包含在实用主义哲学当中,更具体地表现在实用主义法哲学当中。儒学与实用主义之间具有明显的契合性,无论在理论形态的思想主张方面,还是在依据儒学和实用主义理论所设计的具体制度方面,两者都表现了高度的契合性,这正是儒学和实用主义在法哲学层面融通的思想和实践根基。  中国的儒学不崇尚空洞的话语体系,其思想内涵与中国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契合性;实用主义法哲学是对形式主义法学的反对,具有最为凸显的实践取向。无论是从儒学出发,还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其

2、所导出的法哲学的理论必然是有用的法哲学理论,因此儒学与实用主义的融通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同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也是内在的,这当然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这种融通本身是真正的思想融合。  一、法哲学的经验主义取向  这里所说的经验主义并不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的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本身也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形态,只不过经验主义没有理性主义的建构模式,因此经验主义是与建构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建构主义是单纯地从主观世界出发构建客观世界的过程。无论是儒家还是实用主义,两者都不是建构主义的,或者片面地强调构建的理性主义,建构的特点往往忽略现实的合理性。经验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只讲经验,而是强调了经验的

3、基础地位。  法哲学虽然自身表现为一种理论形态,但法哲学却是要经世致用的,法哲学的问题总是要有一种经验的取向,忽略了法哲学的经验维度,往往就容易使得法哲学陷入到唯心主义的主观论,经验往往是有用性的前提,只有明确了经验文化的重要意义,才可能真正理解法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取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儒学不是由先秦的思想家构造的理论,而是中国经验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在儒学形成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成为了儒家创建自身理论的前提。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历史的经验向西周的统治者传递了关于治理文化的若干信息,统治者的合法性不能单纯地从上天那里找寻自身的存在合理性根基,现实的经验告诉他们,只有以德配天、敬天

4、保民,才能够做到保民而王,因此无论是德的治理向度,还是民的思想维度,实际上都是经验的结果,德与民仅仅在知识论上表现为构造的结果,但实际上却是经验累积的自然结果。正是这样的经验传统被后世的儒家所吸收,并被系统化为一种理论形态,但这种理论本身依然充满着经验主义的特质。  我们说,儒家的法哲学是经验主义的,在于儒家十分重视历史的宝贵经验,一切合理性都要经过经验的检讨。孔子之所以反对成文法,是因为成文法背离了经验传统,贵族传统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主义,孔子的思想恰恰是反映了贵族主义的精神,在先秦贵族主义传统中经验取向是重要的思想维度。孔子是主张判例法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实际上就是一个判例

5、法思想,说的是用过去的判例作为待决案件的前提或先例,能够做到如此的人就是可以做法官的,这里的师不是老师的意思,而是士师,也就是法官的意思。  单项立法在春秋之前是非常普遍的,这正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思想传统,这就为判例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儒家思想、贵族传统与判例法都是密切相连的。在'单项立法'的情况下,判例的价值是很高的。它不仅适用于本案当事人,而且对后来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作用,成为审判的直接法律依据。这样,案件的审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对案件事实的理解与评价,这就给法官的主观任意性留下了很大余地。[1](P116)其实法官是否任意可能取决于法

6、官本身的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判例法的模式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明确的,而这种体现了贵族精神传统的判例法同样是经验主义文化的自然流露和表达。儒家强调经验的传统构成其法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儒家的诸多构成实践法哲学重要支撑的思想观念本身都具有经验的指向和根基,比如众所周知的中庸实际上就是一个经验的构成,中庸毫无疑问是一种实践智慧,是一种面向现实的智慧,但中庸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面向现实的智慧,不是因为中庸本身是一个理念的出发点,而是因为中庸是一个从先前的经验那里累积形成的智慧,智慧在本质上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境界,但如果没有经验的前提,就不可能形成智慧。  儒学不是理念论,儒家的思想家本身也不去

7、探讨什么理性与经验的关系,如果我们今天去分析的话,那么儒家当然是理性的法哲学,但这个理性的法哲学是以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不从经验处理解和把握儒家法哲学就难以真正领会儒家思想以及它的法哲学的基本思想意向。  当然,无论是儒家的思想观念,还是具体的观点,都有一个从经验向理性的转化问题,甚至是一个从经验向先验的变化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度的问题做个分析。度是儒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实践作为人的生存之本体所自然形成的一个概念,度是在经验的实用性之延续中不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