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

ID:21860305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_第1页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_第2页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_第3页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_第4页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和合法性的基础,是整合个人合理利益基础上的利益,是社会关于利益价值期待的体现,具有公共性与政治性、共享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伦理道德性、目的的非营利性以及内容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实现公共利益,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确立公正公平的价值标准,体现个人利益的合理诉求,有效抑制政府自身利益,以政策伦理规范约束政策主体行为,推进公共利益确认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 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内涵,特性,实现条件  〔〕D616 〔〕A 〔〕1004-4175(2012)04-010

2、3-04  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目标诉求,没有公共利益,就无所谓公共政策。不同取向的公共利益目标,会有不同的政策,最终会有不同的政策结果。因此,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通过公共政策这一治理工具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不能不研究公共利益。研究公共利益,首先面临的是公共利益的内涵、特性以及实现问题。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关于公共利益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学界还未有一个一致的界定,仍然争论不休。尽管如此,公共利益无论在政治学、哲学理论上,还是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的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且无法回避的重要

3、概念。本文讨论公共利益的内涵,无意用实质性的词句为公共利益下定义。参考相关界定,〔1〕(P259)本文把公共利益阐释为:在兼顾少数人合理利益基础上,那些代表一个社会里大多数公民的最好的利益或最大好处的东西。笔者认为,从公共政策出发,准确理解公共利益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和合法性的基础。公共政策不仅以文本的形式存在,而且还以动态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第一个环节是解决目标问题,只有确定了政策目标,才会有后续的政策方案的拟定、评估、合法化、执行等过程。公共政策目标实质上

4、就是公共利益针对某项政策的具体化和体现。所谓公共政策,通俗地说就是为社会的利益或社会为实现共同的利益都需要的政策,既然是社会的利益,逻辑上必然是指向社会或每个人都能受益的利益,该利益必然就是公共利益。不以公共利益为追求目标的公共政策,不是实质意义上而只是形式上的公共政策,我国封建社会的公共政策就是典型的形式上的公共政策。  上述分析说明,公共利益不仅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还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不仅指合法的主体、合法的程序与合法的内容,即狭义的合法性,而且还应包括公共政策所体现的价值规范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的同一性,

5、即正当性。公共政策必须首先具有正当性,没有正当性,政策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相悖,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合法性受到质疑,最终就会损害甚至牺牲合法性。在这个意义上,正当性是合法性的前提。公共政策的正当性隐含着以社会对政策目标的认同为前提,政策目标是公共利益,社会对政策目标的认同实质就是对公共利益的认同。如社会对公共利益不认同,意味着对政策目标的不认同,那么根据政策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必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同,说明公共政策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相悖,公共政策的正当性不够或没有正当性,结果必然损害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二)公共利益是整合个人合理利益基础上

6、的利益。关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西方国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伦理观,即目的论与义务论,目的论视野中的政策伦理观,坚持社会共同善优先,而义务论视野中的政策伦理观,坚持个体权利优先。〔2〕也就是说,目的论坚持公共利益优先,而义务论坚持个人利益优先。无论是目的论,还是义务论,要么损害了公共利益,要么牺牲了个人利益,都存在无法有效解决政策目标的问题。根据矛盾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公共利益是普遍的、抽象的个人利益,是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公共部分;而个人利益是特殊的个人的公共利益。没有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7、,同时,也就没有离开矛盾普遍性而存在的特殊性。所以没有个人的利益,无所谓公共利益,个人的利益也不能脱离公共利益而存在。  所以说,公共政策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实质上是一种整合的利益,整合的对象理论上应是各个个体合理的利益,当然不包括不合理的个人利益。由于个体众多,〔〕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和合法性的基础,是整合个人合理利益基础上的利益,是社会关于利益价值期待的体现,具有公共性与政治性、共享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伦理道德性、目的的非营利性以及内容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实现公共利益,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确立公正公平的价值标准,体现

8、个人利益的合理诉求,有效抑制政府自身利益,以政策伦理规范约束政策主体行为,推进公共利益确认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 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内涵,特性,实现条件  〔〕D616 〔〕A 〔〕1004-4175(2012)04-01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