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ID:21892705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哲学总复习题4道名词解释*5分4道解析题*5分4道简答题*5分2道论述题*5分一、名词解释1、理性的教学所谓理性的教学是相对于非理性的教学而言的。是指教学的内容、目的、过程及评价等各个环节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辩护,而不是建立在一些外在的个人或社会权威基础上的。2、“文化人”20世纪中后期,“文化人”逐渐成为支配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基本假设。“文化人”的基本轮廓是: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性就是文化性;因为文化是多样的,所以人性也是多样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性也是不断变化的;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

2、实上是一种文化间的关系。3、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这样一种政治教育,它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4、教学的“双边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互动。就形式方面而言,教师要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负有主要的责任;就目的方面而言,师生互动的独特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意向。从这个方面来说,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尽管对学生具

3、有教育意义,但是却没有资格称为“教学”。5、教学自由教学自由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6、分析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主要特征)在教育哲学研究中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概念”、“命题”、“口号”和“假设”进行分析,澄清它们的各种用法,从而使教育实践免于思想混乱的毒害。英国教育哲学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属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范畴。7、有机教育:要点:是指把教育看作一个自然、有机的过程。约翰逊认为教育应该顺乎儿童天性的

4、发展,使“童年像童年的样子”,教育的内容不仅要使儿童有兴趣,而且还要按照儿童感兴趣的方式来展开8、国家教育权:国家教育权,是指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教育机构对教育的控制权。它在内容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教育方针的确定权、教育行政管理权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权。109、程序教学: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将教材内容按照逻辑循序系统地加以皮安排,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利用强化物,以建立、保持并加强学生的期望的反应。10、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么样的结

5、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11、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12、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3、昆西教学法:要点:昆西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早的提倡者帕克提出。帕克在1875一1880年担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督学期间,针对传统的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帕克反对被动学习,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进行教育革新试验。这些试验成果被称为“昆西教学法”。14、

6、“抵制”理论:要点:“抵制”理论:认为学校与社会统治机构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因为学校教育不单纯是再生产的过程,学校内部的内部的矛盾、冲突和斗争,是整个社会矛盾、冲突和斗争的曲折反映,学校应当发挥其抵制的作用。15自然人要点:“自然人”的形象萌芽于12世纪,描绘于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于18世纪。“自然人”的形象:①.人的本性中的神秘成分被进一步剔除,人的本性被解释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②.这种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共同的,是一种类特征;③.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关于人的科学”来认识;④.自然人在本性上与大自然相通,以自然为师;⑤.理想的社会应该由

7、自然人构成的社会,应该尊重、保护或教化人的自然本性。二、辨析题1、21世纪的教育哲学应该是一种“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答: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应体现新的哲学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从哲学的角度帮助教育者对困扰自己的任何教育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级的教育知识”,也不是为了实验教育哲学家们的某些教育理论观念,而是为了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和信心。2、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原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