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ID:21908682

大小:37.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_第1页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_第2页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_第3页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_第4页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提炼,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2、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便于为广大干部群众把握和遵循。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

3、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指中华传统文化,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经典文学、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传统文化教育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传统

4、文化来影响、熏陶儿童。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她不仅能提供文化滋养,而且融会其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  同时,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去解读与构建;同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儿童可接受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载体呈现给孩子们,吸引他们亲近、热爱、眷恋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继

5、承中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企望以中国古代经典开启儿童心灵,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奠定“优美人格”的基础。在1995年召开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曹禺、冰心、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西冷九位德高望重的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密云区创办“圣陶”小学,并响亮地喊出了“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不久广东省“五一”小学开始试行读经教育。随后,各

6、地文化教育界积极推行对学生的读经教育。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可谓是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百家讲坛,到汉服热、成人礼;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全球五十多个地区建立一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汉语成为许多国家学校开设的课程等等。  其实好多国家都采用多种措施来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日本,日本学校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不易”和“流行”。所谓“不易”,就是指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就是体现时代发展的内容。因此在学校里,通过摔跤、柔道、剑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

7、神;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以此抵制西方低层文化的影响。  新加坡鉴于“近20年经济增长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实际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爱,”于是新加坡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道德说教和对他们文化传统的提醒,使新一代的新加坡青年人信服,儒家伦理不但在社会方面而且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韩国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正是有了这些培养作基础,使得

8、韩国人民表现出极强的民族热情,他们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使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跻身为世界强国的行列。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培养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利的。  2004年,儒学学者蒋庆先生花费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  通本的出版,遭到了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