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佩梅林姐姐[论文]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

ID:21927347

大小:1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_第1页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_第2页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_第3页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_第4页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敬佩梅林姐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敬佩梅林姐姐敬佩梅林姐姐张学伟多年形成的习惯,总喜欢在床头放上一两本爱读的书,睡觉前读一读,白视为享受。有一段时间,我的床头总放着一本评课的书——《梅林看课堂》。知道梅林老师,最初就是从这本《梅林看课堂》开始的。读一本书,好像读一个人,真是这样的。尤其是,当你读到这本——所有场景来自我们日常的语文生活,所有语言来自我们日常的对话氛围的——“活生生”的书的时候,你会感觉身临其境,仿佛在和梅林交谈。读这本书,我首先读到了梅林的勇气和智慧。不必说她首创的“谈话式互动评课”了——事先公布手机号码,听课老师随时编发听课感受的短信,不用直接面对讲课教师,不用现场发言,少了担心和拘束,少

2、了客套和顾忌,多的足真情流露,多的是直言不讳,因此,一针见血针锋相对的见解也并不鲜见。这种互动是那样真实,那样鲜活——而想到“把访淡引入评课”这样的“金点子”是需要“灵感”的,主持这样的活动更是需要“机智”的。梅林,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必说她历次评课活动巾巧妙的“穿针引线”了——适时地引出话题,引爆思维,甚至引起专家和老师之间的激烈讨论,引起专家之间的“明争暗斗”,常常是场上各抒己见,争持不下,气氛一时有些火爆,而她,总是轻声慢语,言语得体,四两拨千斤地使“争斗”化于无形,让启发留在每个人的心中慢慢回味。——而提出尖锐的“挑起争端”的问题,是需要“勇气”的,在争沦白

3、热化时妙手化解则是需要“内功”的。梅林,正是一个“爱挑战”的人!不必说她那些时不时“冰山一现”的真知灼见了——从阅读课堂到开发资源,从朗读表演到教会提问,从文本解读到读写结合,从诗意语文到智慧课堂,从语文味到真语文……语文教学的“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足迹。瓦动过程中,她偶尔坦露的自己的真实看法,“暴露”了她的不断思考,也往往更发人深思,让人钦佩——这一切,没有长期在一线工作,没有大量的“阅课”(听课、评课)经历,没有对全国课改的方向和焦点问题的深刻认识,没有对现场听课教师基本观点和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是绝对不敢“玩”的。梅林,正是一个“玩得起”的人!单说给我印象颇深的吧,就是

4、梅林十年前提出的“评价一节课的五个‘是否’”——是否体现学科的本质,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有资源意识,教学是否有个性——这些“是否”,涉及语文教学的准度、深度和广度,也涉及语文课堂的效率和魅力。这个标准,现在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因为很多“非语文”的行为今天还在大行其道,还在充斥着课堂。梅林,是一个“有远见、敢说话”的人!读这本书,我还读到了梅林的温暖和真诚。让我感动的是梅林和她的第一届毕业生的“美好同忆”照片,是学生为她过25岁生日的“温馨时光”瞬问,是她和每一位语文界名宿前辈的珍贵合影,是她和同辈的兄弟姐妹们的倾心相交。袁瑢老师的八十寿辰纪念活动,她赶

5、去主持;贾志敏老师生病了,她飞往上海探望;多少次拜访前辈,她都是挤出时间,自费前往,天马行空,匆匆来去,人在路上,乐在其中。梅林,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人。梅林还是广博的,是勤奋的,是细心的……这些,还都是当初我从书上“读出”的梅林,当时,她还“活”在书中,离我很远。大概六七年前吧,我在南宁第一次邂逅了梅林,原来,她就是北京的吴琳老师。第一次见到她是这样的印象:美丽、亲切,大气而不失细腻,说话时很专注,语言很得体。清楚地记得,那天她讲的课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边听课,我一边在揣想这位我早已熟悉的陌生朋友——很多人选课都会不经意地选一种类型的课文,比如我,如果自选,会常

6、常选大气磅礴的课文来教,而梅林呢——如林海音的文字一样,淡淡的,清新的,温婉的,却让人久久难忘。后来几年,常常不期而遇,熟识了,我们便以“姐弟”相称。梅林,也自然地从书中走到了生活中。一起飞往长沙的飞机上,我和梅林姐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语文教学,谈我们语文界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梅林依旧是那样轻声慢语,但是对前辈们的敬仰溢于言表,对同辈兄弟姐妹们的业绩赞不绝口。每每谈及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浮躁现象,谈及假语文的泛滥,谈及应试教育对教改的冲击和对孩子们的伤害,她又是忧心忡忡,会半晌陷入沉思。其实,我是知道的,她作为教研员,一直在努力做着一些改变:让语文测试更凸显能力,让语文课堂更

7、聚焦语用,让语文教师更关注文本,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一年到头不停地听课研讨,深入学校,还要带徒弟,要在“吴老师丁作室”与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交流语文教学心得,指导年轻教师,还要抽时间应各地邀请外出讲学。忙,并快乐着,这便是梅林生活的主旋律。一起去广州的高铁上,她默默地拿出自己的作业——一份北京数字学校录像课的教案,默默地看着。原来,周日返回北京,她马上要录几节讲座,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看着她字斟句酌专注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打扰繁忙的姐姐。六月末的一天,我接到《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的约稿,约我写一写对吴琳老师的印象,我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