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课件

刮痧疗法课件

ID:21961009

大小:1.35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18

刮痧疗法课件_第1页
刮痧疗法课件_第2页
刮痧疗法课件_第3页
刮痧疗法课件_第4页
刮痧疗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刮痧疗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刮痧疗法西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刮痧的定义刮痧(Skin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的源流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刮痧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

2、。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医学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

3、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肌肉酸疼、关节疼痛、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腰背部僵硬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刮痧时的操作技巧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刮痧工具刮痧板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具。从刮痧板的材质上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铁板,勺子,瓷器,玉石,水牛角,黄牛角等。这些来源都相当简单,只要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市售的刮痧板多用牛角、玉石、砭石等制成。刮痧板的形状有椭圆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梳形等刮痧的介

4、质为了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避免皮肤擦伤和增强疗效,在施用刮痧时常使用某些介质作为刮痧工具与人体表面之间的润滑剂。刮痧通常用介质,可使用普通介质,如水、麻油、食用油等,也可根据疾病寒热辨证采用相应的药用介质。如葱姜汁或肉桂、丁香、川乌、草乌制成的油剂具有温里散寒之功效;红瑰油可活血祛瘀;提炼浓缩配制的威灵仙油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等刮痧的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两次之间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急性病痊愈为止,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头

5、面部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术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患者闭目。施术者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刮痧的程度刮痧是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

6、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项背部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医者侧立,先从后项发际下第七颈椎起至腰骶部第五腰椎为止,由上而下轻直刮。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间向外侧斜刮脊柱两侧,由上至下顺刮;背部肋间,由内向外斜刮。此处为常用部位。肩颈部颈部后外侧至肩峰,由内上往外下斜刮;颈前部气管两侧,由上往下顺刮.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骨);剑突下至脐上;均由上往下顺刮。胸胁部肋间,由内往外斜刮。肘腘窝由上往下顺刮刮痧时,一般先刮肩颈部、项背部,再刮胸腹部、肘腘窝。头部的刮法头部有

7、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操作步骤:①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②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③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④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

8、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不寐等病证。刮痧具体方法:先将预定刮痧部位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干净,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右手持刮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