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

ID:21970714

大小:9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5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_第1页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_第2页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_第3页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_第4页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农业“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本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按照农业部和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十二五”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工程和项目·“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围绕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上海农业系统广大干部

2、群众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了本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农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耕地面积累计减少54.45万亩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92.4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15亿元。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33.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7.03亿元。粮食产量年均超过100万吨,2010年达到118.4万吨,水稻单产创历史新高,蔬菜、畜禽等副食品产量保持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

3、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生物制品、工厂化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信息化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高新产业发展迅速。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农业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设施农业覆盖率达到60%,粮食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2%。新增设施粮田89.8万亩(累计129.8万亩)、新增设施菜田15.72万亩(累计17.25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12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2.7万亩和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31个,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农产

4、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严格耕地保护和质量监测,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各类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209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09个、绿色食品99个、有机农产品187个。获国家和市级名牌产品45个、著名商标40个、地理标志5个。农产品检测能力得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基本形成,地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逐步建立了蔬菜、水产品、生猪及生猪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农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4.6万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5、面积的61%,户均经营耕地面积接近1公顷。2010年本市农业组织化水平达到62.5%,比2005年提高27.1个百分点。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实效。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行保护性耕作。推广精量播种,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覆盖率接近100%。采取种养结合、资源持续利用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节水、节电、节油技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79.5%和66%。  ――农业经济和服务功能逐步拓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休闲农业,全市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

6、50%,“农超对接”加快推进,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本市各类农展会坚持服务全国,年均实现订单200亿元以上。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和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并试运行。农业对口支援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6万元,比2005年增长64.8%,年均增幅10.5%。其中,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幅24.9%,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8.6%。  “十一五”本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体会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不断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物质基础;大力提升农业

7、组织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五”本市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有待加快;城乡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