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

ID:21973114

大小:397.0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0-26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_第1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_第2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_第3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_第4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伤科推拿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伤科推拿学电子教案86第1~2课时主题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推拿发展简史第二节:推拿流派简介正骨推拿二,小儿推拿三,一指禅推拿三,点穴推拿五,滚法推拿六,腹诊推拿七,自我推拿第三节推拿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推拿在现阶段的应用状况.2、了解推拿流派的现况及分布,通过教学片了解我国推拿的情况.3、掌握推拿的概念.4、推拿对各系统,器官的作用5、中医理论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6、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7、有关推拿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重点难点1、推拿,推拿学定义2、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3、推拿的基本知识及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4、推拿对各个系

2、统,器官的作用.教法课堂讲授观看推拿教学片教学过程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推拿发展简史一、概念推拿,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手法功力的直接作用以及进一步由经络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机理,作用和手法的一门学科.二、推拿发展简史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早于药物疗法之前出现.推拿古称按摩术,又有案(音wán),按跷,跷摩,摩挲,膏摩,按摩等名称.现代所称推拿或按摩,实为同义异名罢了.详见课本.《黄帝内经》中也有多处有关按摩的记载.《内经》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和总结我国远古时代医事活动及其经验的一部医学典籍

3、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问世(已佚).秦汉时期86魏晋隋唐时期,《按摩手册》传入法国,因语言或翻译的误差,将摩挲读为"马沙"(法语).英语的按摩一词来源于法语,故称为Massage.唐朝是按摩医学最兴旺的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宋元时期,对按摩的作用及手法施治有了新的认识.明代,推拿发展较快,尤其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清代,按摩在民间仍有发展,特别是小儿推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医学受到重视和保护.1956年,首先在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1958年成立了推拿专科门诊部,同年开设了推拿专科学校.推拿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

4、,儿,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并且开展了推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原理的研究和对推拿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都设有针灸,推拿系.1979年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以正骨,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骨科训练班,现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的前身.目前,中医推拿学和针灸一样,业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重视.第二节推拿流派简介我国的推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民族风格.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学科之一.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推拿流派繁多,门类复杂,现将目前在国内开展较好,应用较多,影响较大的一些流派作一简要介绍.一、正骨推拿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以矫正骨折,关

5、节脱位,骨错缝,筋跳槽等一类骨伤科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疗法.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可以说是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二、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民间亦称"推惊","摩惊","掐惊"等,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一指禅推拿一指禅推拿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求因和辨证论治,并结合有关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主要操作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

6、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四、点穴推拿点穴推拿又称"点穴按摩","指针疗法","穴位按摩"等.临床上主要是以指代针,即用手指刺激人体经穴以防治疾病.五、滚法推拿滚法推拿是以一指禅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推拿疗法.六、腹诊推拿腹诊推拿是运用中医传统的腹诊法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并选用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腹诊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治疗,扶正祛邪,灵活应用.临证要遵循先治本,后治标,治本为主,兼顾治标的原则.七、自我推拿自我推拿主要是以单手或双手在自己身上进行推拿操作,并辅以主动的肢体活动,用

7、以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第三节推拿的作用(一)、对各系统的作用按摩对全身多系统和器官都有良好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86按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实现的.作用可分为兴奋作用和镇静作用,另外,面部按摩还有催眠作用.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手法性质,作用强度,持续时间三个因素.一般来说,缓慢而轻,时间长的手法有镇静作用(如轻推,轻揉);急速而重,时间短的手法有兴奋作用(如叩打,抖动).2、对皮肤的作用按摩的机械作用可以使角化的上皮脱落,加强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用力按摩可使皮肤内产生一种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