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

ID:2200361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_第1页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_第2页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_第3页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_第4页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两端都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出示,设疑激趣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国家设立的植树节是在哪

2、一天?(3月12日)在这一天的植树活动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教师: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预设1:20棵。(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每隔5m栽一棵,共栽100÷5=20(棵)。   预设2:我认为是21棵,因为题目中写着“两端要栽”,所以要再加1棵。   教师: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例题的情境,通过学生的尝试解答,既是对教学起点的了解,又利用两种不同的结果设置疑问,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3、 二、经历过程,感受方法   教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呢?(画线段图)那我们可以在草稿本上试一试。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100m太长了,不太好画。(追问:那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以先用简单的数试一试。(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分析思考的整个过程,感受“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深刻地体会“从简单事例中发现规律,并利用此规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思想。  三、探索实践,建立模型   教师:先看看20m的距离,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可以栽几棵树,在草稿本上画一画。   实物投影或课件出示: 

4、  教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20÷5=4,20m被平均分成4段,因为两端要栽,所以要栽5棵树。   教师:再画一画,25m可以栽几棵树?(学生操作)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25÷5=5,就是把25m平均分成了5段,因为两端都要栽,所以要栽6棵树。   还可以这样画:这里的蓝色线段表示什么?(间隔数)红色线段呢?(植树棵数)教师:不画图,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输入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追问: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式子表示?)棵数=间隔数+1。   教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要“+1”?

5、(因为两端都要栽,所以栽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多1。)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开头的问题吗?(指名回答,分析讲解)   教师:回顾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说说你的想法。   归纳小结:在解决较复杂或数据较大的问题时,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出发得出规律,然后将规律运用于复杂问题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画示意图──抽象出线段图──不画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设计理念,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起“一条线段两端都栽”这类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课件

6、出示问题)   1.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教师:读完这个题目,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预设1:单位不统一,要先进行转化再计算。   预设2:两旁。(追问:表示什么?)就是两边。你能通过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两旁”吗?在计算时该怎样体现?(先算出一边的路灯的数量,再乘以2。)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2km=2000m   (2000÷50+1)×2=82(盏)答:一共要安装82盏路灯。   教师:2000÷50算的是什么?(间隔数)“+1”说明了什么?(两端都要安装)   2.

7、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教师:仔细读题,认真思考,说说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引导得出:要求一共栽多少棵银杏树,实际就是求梧桐树的间隔数。由“棵数=间隔数+1”可得“间隔数=棵数-1”。25-1=24(棵) 答:一共要栽24棵银杏树。   教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和这题有关的简单的例子,我们只要张开一只手。五个手指相当于题目中的?(梧桐树)每两个手指之间栽一棵(银杏树),可以栽几棵?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练习中的实际问题

8、,相比例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