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

ID:22012071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_第1页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_第2页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_第3页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_第4页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探析摘要:文章从抗震加固的迫切性、加固与改造的范围、加固与改造技术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探析。关键词:抗震加固加固与改造技术1抗震加固的迫切性:我国是多地震国家,自上世纪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500余次。宏观震害经验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倒塌和工程设施、设备的破坏。世界上130多次伤亡巨大的地震,其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根据国际上和国内的成功经验,在地震发生之前对现有的结构物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提高现有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

2、免受损失,从总体上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汶川地震后,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对设防前已建重要建筑物实施可行的加固是抵御地震灾害、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对建筑结构采取可行的加固措施后,其整体抗震能力增强,安全度提高,一旦遭遇地震可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呼吁,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严重性和迫切性。2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2.1加固与改造的范围:建筑物加固与改造是根据建筑物的鉴定结论,针对建筑物的缺陷和损坏进行修复,以恢复或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可结合加固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满足新的适用性要求。根据我国

3、相关的法律和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构筑物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1997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规定,这一类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第二类是抗震设防标准提高的地区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部分城市的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全国34个省会级城市中,南昌和石家

4、庄提高一度设防;天津、郑州、海口、香港和台北提高“半度”设防。对这些城市或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来讲,原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否能满足新的抗震设防要求,应该通过抗震鉴定予以确定,如果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则必须要进行抗震加固。第三类是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的建筑物、构筑物,震后经鉴定后认为有必要进行抗震加固以恢复其使用功能。2.2加固与改造技术的内容:目前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加固与改造的技术有很多。这些抗震加固与改造的技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与改造技术,另一类则是减小地震作用的加固与改造技术。2.2.1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与改造技术建国几十年来,我

5、国的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1976年唐山地震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问题日益突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不好:砌体墙体抗震能力、变形性能的不足、房屋整体性不好。因此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技术、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技术、拉结钢筋加固技术;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技术等应运而生。其中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该技术至今仍然广泛用于砌筑墙体的加固。常见的混凝土柱加固技术有加大截面加固技术、外包钢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技术、改变传力

6、途径加固技术、加强整体刚度加固技术、粘钢加固技术以及碳纤维加固技术等。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可靠性比较高的技术,已收入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CECS25-90)。此类技术不仅有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规范还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如混凝土柱的外包钢法加固技术,开始阶段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混凝土柱和外包钢,外包钢按钢结构计算;当外包装的缀板加密并出现湿式的施工方法时,其计算按整体构件考虑;当缀板施加拉力时,可按约束混凝土进行计算。1960年在瑞士和德国发展了外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法,粘钢加固法就是用薄钢板(4mm-6mm)或其它钢衬通过一种双组份环氧

7、粘合剂粘于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三相材料,混凝土—胶—钢板的复合系统。该法增加的构件自重很小,扩大构件断面很小,也不占用空间,是当前最受工程界青睐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大量工程实践证明粘在混凝土梁受拉表面的钢板能提高抗弯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抗弯刚度并相应减少挠度和开裂。八十年代初,辽宁省首先引进了该项加固技术,并用于实际工程。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物化所研制成功用于混凝土构件粘钢加固的JGN结构加固胶,使粘钢加固技术得以在国内迅速推广应用。1985年编制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措施》标志着我国抗震加固技术已进入了世界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