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

ID:22021586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_第1页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_第2页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_第3页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_第4页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铜矿选矿的相关探讨摘要:文章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云南某地氧化铜矿石相关实际数据,分析探讨了关于铜矿选矿试验研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氧化铜矿石;选矿;品位;  1矿石性质  矿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铜物相分析见表2。    从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可供利用的有价元素主要为铜,造岩元素以Si、A1、Ca、Mg为主,推测脉石矿物主要是硅酸盐及碳酸盐等。肉眼观察,矿样风化不是很严重,但矿样表面附着细泥较多,可见有泥质绢云母。该矿样脉石矿物较软,容易破碎。主要金属矿物为孔雀石、辉铜矿及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为云母、石英、方解石及白云石。  

2、2选矿工艺研究  2.1选矿原则流程的选择  氧化铜矿的处理方式有多种,浮选法、酸浸法、氨浸法等。针对该矿石性质,脉石矿物主要是AI、Ca、Mg等,结合铜占有率不高,仅有8.82%,因此,在选择其处理方法时,优先考虑浮选法。本次试验矿样中,矿样中除氧化铜外,还含有26.48%的硫化铜,硫化钠添加过量,会对这部分铜矿物造成抑制。因此,进行了先选硫化铜,后选氧化铜和一次混选两种方案对比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药剂条件相同情况下,分步浮选优于混合浮选,尾矿品位低0.032%,回收率高0.92%。同时考虑硫化钠对伴生金银的影响,所以试验流程选择分步浮选方案,见图1。    2.2磨矿细度试验  

3、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是使有用矿物达到单体解离,获得理想技术指标的首要条件。所以首先寻找适宜的磨矿条件。磨矿时间为变量,其他药剂条件一定,磨矿细度与选铜指标的关系见图2。    由图2可看出,随磨矿细度提高,铜精矿品位降低,铜回收率会提高。为了避免已单体解离的铜矿物泥化,同时考虑现场生产配置方便,决定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粗选磨矿细度选定为-200目79.76%合适。  2.3粗选起泡剂用量试验  本试验中,添加2#油作为起泡剂,粗选二2#油起泡剂作为变量,其他条件不变,试验结果见图3。    试验结果表明:起泡剂用量以30g/t较为合适,添加量增加到45g/t,尾矿品位变化不大,反

4、而会使矿浆发黏,因此,后续试验粗选起泡剂用量为30g/t。  2.4捕收剂种类试验  在氧化铜浮选过程中,捕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寻求对氧化铜捕收能力强的捕收剂,进行了捕收剂种类试验。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9.76%,以硫化钠作硫化剂,2#油作起泡剂,进行捕收剂种类试验。试验结果见图4。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戊基黄药效果最好,因此后续试验采用  戊基黄药作氧化铜的捕收剂。  2.5捕收剂用最试验  捕收剂添加量,试验结果见表5。    试验结果表明:粗选戊基黄药加到600g/t,尾矿品位降到0.258%,累积回收率79.41%,后续试验粗选戊基黄药为600g/t。  2.6

5、硫化钠用量试验  硫化钠是氧化铜的有效活化剂,但当矿浆中有过剩的HS-时,又是硫化铜的抑制剂,而且对硫化过的氧化铜也起抑制作用。硫化钠的添加量范围大小对氧化铜工业生产就显得很重要。范围越宽,生产过程中浮选操作和指标会约稳定。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9.76%时,粗选二硫化钠为变量,其他药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考察硫化钠用量对氧化铜的活化效果。试验结果见图6。由图6结果可知,硫化钠用量以2000g/t左右为宜。    2.7水玻璃用量试验  由于本矿样为泥质娟云母岩,含细泥较多,水玻璃是矿泥的分散剂,因此,进行水玻璃用量对粗选影响的试验很有必要。粗选水玻璃是变量,其他条件一定,

6、试验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随水玻璃用量增加,精矿铜品位提高,铜回收率降低,后续试验水玻璃添加量定为500g/t。    2.8粗选尾矿再磨试验  为了进一步降低尾矿品位,提高铜回收率,试验中对开路试验尾矿进行了筛析化验。筛析结果见表3。    从筛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尾矿品位为0.261%的情况下,320目级别含铜品位达到0.359%,而-500目只有0.207%。说明铜矿物单体解离不够,需要进一步磨矿,提高铜矿物单体解离度,才能降低尾矿品位,为此进行了粗选尾矿再磨试验。  粗选尾矿大于400目的粒级要经过再磨同小于400目的粒级合并,扫选两次流程,再磨细度为变量,其他条件不变,试验结

7、果见图8。    从粗选尾矿再磨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粗选尾矿再磨,效果非常明显,最终尾矿含铜降到0.18%以下,回收率85%以上。后续试验采用再磨细度定为-400目78.23%。  2.9闭路试验    在开路试验基础上,进行闭路试验,闭路流程采用两次粗选、两次精选、尾矿大于400目粒级再磨再选,中矿依次返回。闭路试验工艺流程见图9,闭路试验结果见表4。    3结束语  (1)本次试验矿样含铜1.065%,其中硫化铜0.282%,氧化铜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