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ID:22025885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_第1页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_第2页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_第3页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_第4页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_第5页
资源描述: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摘要现大气试中餐炒菜灶存在热效率低、燃烧不完全、燃烧噪声大等不足。按照中灶的自身特点及辐射传热理,若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可以大幅度提高其热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实验证明了燃气中餐炒菜灶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燃烧是可行的。0引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外就餐的人数与日俱增,新宾馆、饭店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用于制作作炒菜的中餐炒菜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中餐灶的热效率仅为20%左右,国家标准《中餐燃气炒菜灶》中对热效率也仅要求不小于20%,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存在燃烧不完全、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较高

2、、燃烧噪声大等问题。随着中餐炒菜灶数量的增多,研究如何提高中餐炒菜灶的热效率、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改善厨师的工作环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中餐炒菜灶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样机测试结果的分析,论述了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可行性。1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性分析与家用灶具相比,中餐炒菜灶有以下特点:主要适用尖低锅;炒菜时一般仅使用锅深1/3-2/3以下的部位,因此要求火力集中,锅底局部热强度高;为保证菜的鲜、嫩程度,加入菜后不明显降低锅的温度,要求加热速度快,具有较大热负荷[1]。目前,中餐炒菜灶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由于这种燃烧方式只

3、预混了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因此燃烧温度、燃烧强度受到限制。大气式燃烧主要以对流形式传热,而且过剩空气系数较大(—般a=1.3-1.8),火焰较长。由于中餐炒菜灶要求热负荷较大、锅底的使用面积较小,采用大气式燃烧不能进行有效换热,大部分热量随烟气损失掉,因而造成设备热效率低。此外,当火焰与锅底接触时,将造成不完全燃烧,导致烟气中有害物质Co含量的增加,在锅底积碳等。红外线无焰燃烧是一种完全预混式无焰燃烧技术,具有过剩空气系数较小(一般a=1.05-1.10)、燃烧速度快、燃烧完全、燃烧温度高、燃烧噪声低等特点。这种燃烧是以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传热,—般辐射热量占总热量的45—

4、60%[2]。通过调整辐射面的形状,可以达到定向加热的目的,能够满足中餐炒菜灶火力集中、锅底局部热强度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热效率。此外,由于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3],可以穿透锅底进行加热,因而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这也是中餐炒菜灶所要求的。从理论上讲中餐炒菜灶用红外线无焰燃烧是可行的。2实验台的建立2.1燃烧器设计参数2.1.1气源采用液化石油气,高热值为:122284KJ/Nm3:低热值为:113780KJ/Nm3:相对密度为:1.9542;华白数为:87475:额定压力为3000Pa。2.1.2热负荷鉴于目前多数中餐炒菜灶的最大热负荷在28km)热负荷(k)C

5、O2(%)NOx(ppm)COa=1(%)546370798611.8711.8811.8711.8711.8842.1642.4441.3139.3038.208828838768738722.84.211.014.015.72401301424119.89.45.53.93.736.230.820.314.214.10.02770.01630.00290.02100.0830注:1锅支架高度指燃烧器上边缘与锅同支架接触的垂直距离2NOx含量已折算为过剩空气系数a=1时的浓度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性研究:表2改变灶前供气压力情况下测试结果灶前压力(pa)

6、热负荷(k)CO2(%)NOx(ppm)COa=1(%)7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5.336.698.219.4910.6111.8712.7613.24  38.5040.3940.4541.3041.8142.0761269276781383687687889317.716.415.213.512.811.09.08.98001748964601460611.82.53.24.14.85.56.77.23.97.211.514.218.020.323.425.40.52250.08080.03260.01810.01550.0029

7、0.01050.0116注:锅支架高度为70mm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实验结果,更有效地对结果进行分析,故将测试数据绘制成图表见图33.1.2红外线无焰燃烧器与辅助燃烧器同时工作时测试结果红外线无焰燃烧器与辅助燃烧器同时工作时,同样按改变锅支架高度和改变灶前供气力两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和表4。表3改变锅支架高度情况下测试结果锅支架高度(mm)热负荷(k)CO2(%)NOx(ppm)COa=1(%)63707915.1515.2215.1843.3844.7943.478768748732.93.99.8>20001424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